近日,由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公司建設的霍林河循環經濟“源-網-荷-儲-用”多能互補關鍵技術研究創新示范項目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建設并調試完成,標志著全球首套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完成建設,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路線邁入兆瓦級應用時代,將刷新全球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系統最大容量紀錄。
該系統共安裝34臺由國家電投集團公司自主研發的“容和一號”電池堆與四組儲罐組成的儲能系統,34臺電池堆均來自于自動化產線生產,系統可提供長達6小時的儲能時長。據悉,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產品具有儲能時間長、安全性能高、環境適應性優良等特點,將在該示范應用中得到充分展示。
霍林河循環經濟“源-網-荷-儲-用”多能互補項目是以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在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煤電鋁循環經濟產業集群為根基,在霍林郭勒市重點推進的創新示范應用項目。項目儲能部分投資4600余萬元,分別建設1兆瓦/6兆瓦時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系統、1兆瓦/2兆瓦時液冷鋰電池儲能系統和1兆瓦/0.2兆瓦時飛輪儲能系統三套不同系統。
該儲能項目融入產業鏈后,不僅能夠為儲能技術研究示范提供可靠的實證數據,為今后擇優選取合適的儲能系統夯實基礎。同時有效發揮“削峰填谷”作用,實現儲存富余電量和填補電力缺口的目的,為當地循環經濟大規模接入和大比例消納新能源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有效增加城市交通充電和制氫等靈活用電負荷,進一步推動循環經濟產業鏈綠色、循環、清潔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