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蜂巢智儲:能源新變革 儲能新起點

證券之星發布時間:2023-03-28 13:04:39  作者:顧國洪

  儲能具備能量存儲和釋放的調節功能,可以高效實現能量的時空遷移,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可有效地平抑大規模新能源發電接入電網帶來的波動性,促進電力系統運行中電源和負荷的平衡,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經濟型和靈活性。儲能技術已成為構建智能電網與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核心關鍵。

  3月19日,由電車商業研究主辦的《全球視角下的電化學儲能發展研討會》在常州太湖灣瑞廷西郊酒店舉行,會議匯集了新能源“發儲送用研投”全產業鏈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士,集中對電化學儲能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就電化學儲能的發展、技術、產業、未來前景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蜂巢能源高級副總裁、蜂巢智儲(常州)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黃征先生到會作了《能源大變革 儲能新起點》的主題演講,經征詢蜂巢能源及本人同意,本文就蜂巢能源的儲能業務解讀與分享,以供業內人士參考。

  儲能大勢,蜂巢不能與不會缺席

  新型儲能中,電化學儲能發展最快,其中又以鋰電池占主導。2022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全年出貨量達到130GWh,同比增長170.8%,增速超過動力電池,在新型儲能產品中占據主導地位。

  隨著政策對新型儲能支持力度加大、電力市場商業化機制建立、儲能商業模式清晰、鋰電池成本的持續下降,儲能鋰離子電池市場正式進入加速發展期。全國從事鋰離子電池產業相關的企業超過1000家,已經形成了從鋰電池材料、電芯、模組到系統集成的完整產業鏈。

  特別是近年來由于電動汽車產業的帶動,鋰電池產能迅速增長,從供應側保證了其在電力儲能方面的應用。雖然這兩年受碳酸鋰價格的擾動,鋰電池價格有所上漲,影響了儲能應用的經濟性,但今年開年以來,碳酸鋰的價格逐步回歸理性,讓鋰電池儲能走向正常軌道。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撰文指出:“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二者相加,電池需求規??涨?,發展機遇窗口期千載難逢”。

  目前不少動力電池廠商紛紛在儲能領域進行相關布局。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等均在儲能電池方面有所布局。我堅持認為未來三年內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頭部企業將高度重疊,蜂巢能源作為動力電池前幾名的企業,肯定不會缺席這場儲能盛宴。

  蜂巢智儲是蜂巢能源第二成長曲線

  當前,除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外,儲能是鋰電池的又一重要應用場景。據GGII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超500GWh,2030年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2300GWh,市場規模將超3萬億元。

  早在去年12月15日第三屆蜂巢電池日上,蜂巢能源就官宣了儲能業務規劃,董事長楊紅新更是坦言:“儲能是蜂巢能源的第二增長曲線”。蜂巢能源將從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家用儲能三個市場切入點,其目標是到2025年,在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占有率達10%,并進入全球儲能電池供應的前五。

  蜂巢能源為儲能市場專門開發了L500儲能專用疊片電芯。該款電芯單體容量達325Ah,常規循環壽命為8000次、長循環壽命超12000次。L5儲能專用疊片大容量電芯的優勢在于能最大程度滿足降本需求。

  相比目前主流的280Ah儲能電芯,L500儲能專用疊片電芯可實現PACK級降本超10%,以200MWh儲能電站為例,采用蜂巢L5儲能專用疊片電芯,外加蜂巢能源開發的液冷短刀系統設計,可減少18%的占地面積、進一步降低成本。

  2021年蜂巢能源進入《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三批),榮獲2022年中國儲能產業最具影響力企業,2023“北極星杯”儲能影響力電池供應商獎等諸多市場榮譽。

  蜂巢能源為儲能板塊,專門成立了蜂巢智儲(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以科技的不斷創新開啟能源革命的新時代,推出“儲能+”解決方案,圍繞光伏、風電、氫能、臺區、工商業、住宅、充電、通信、交通、梯次利用等開發適配方案,將能源服務與數字化技術融合,為社會生產、生活領域帶來創新與變革。

  蜂巢智儲有備而來

  蜂巢智儲(常州)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25日成立,是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前身是蜂巢能源儲能事業部,11月合并了原先的輕型電池事業部,今年3月完成重整改組,目前承擔蜂巢能源向儲能發展的重任。主要經營儲能產品及系統的生產、研發、銷售、運維,提供云儲能大數據綜合平臺服務。

  蜂巢智儲以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和家用儲能三大業務領域為切入點,秉承極致安防理念體系理念(3W BESS Safety),致力于為客戶在電力領域提供一流的儲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商用領域提供基于儲能+的能源聚合服務,在家用領域提供綠色的優質能源,為用戶提供全電芯安全、全方位安全和全壽命安全。

  在產品上,目前產品包含全序列中大型儲能(電力和商用側)、小型儲能(戶用、便攜式儲能)、模組、各類規格儲能電芯以及智能化應用系統和平臺,滿足客戶在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的儲能及能源管理需求。

  在研發上,蜂巢智儲掌握了先進的結構、電氣、消防、工藝、仿真、大數據方面技術,并且在儲能電芯、PACK、BMS、儲能系統、能量管理系統和大數據平臺的設計方面具備雄厚的研發能力,滿足GB/T36276、UN38.3標準等。截止目前國內儲能專利申請累計160余項,已牽頭多項國內標準的起草工作。蜂巢儲能團隊成員均來自與行業內頂尖的新能源企業,對能源應用和發展見解深刻。

  在技術創新上,針對儲能技術在更安全、更長循環壽命、更穩定、更具成本優勢方面的核心訴求,蜂巢智儲依托創新的電芯制成工藝-高速疊片技術、結構方式、預鋰技術和GWh級系統集成技術,大幅提升鋰電池和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和循環壽命,并開發適配的GWh級別系統成組設計技術,用科學方法帶動儲能技術全面創新。

  正向開發的L500儲能專用電芯,采用高速疊片技術、負極預鋰技術,通過摻雜、包覆、粒徑調整等技術方案,大幅改善離子導電性;通過體系優化提高正極主材的克容量發揮,同時擴大殼體尺寸,來提高能量密度;選擇循環更優的正負極主材和長循環專用電解液?;诙痰峨姵亟Y構創新,采用CTP技術,儲能的成組效率提升57.7%,采用電芯級、PACK級熱隔離技術,熱失控不擴散,大面貫穿式風道,簇級一體出風設計,簇內楔式均風技術,模塊間溫差達到1℃,成本降低3.1%;智能溫控技術,自適應溫控策略,實現系統溫差≤5℃;提升系統能效1.5%;故障自診斷及預警技術,降低運維成本20%,系統可用度至99%。

  在業務拓展上,蜂巢智儲自成立以來,已經取得初步成績,已收獲數個百兆瓦時儲能項目訂單,為多個省市、企業提供儲能解決方案,在廣東、江蘇、河北、甘肅、浙江、新疆等地完成大規模儲能項目交付并網。

  蜂巢能源習慣后來居上

  鋰電池行業從3C應用到純電動汽車應用再到儲能應用,是一場曠日持久、路遙知馬力的長跑,歷經周期跌宕,競爭激烈,群雄逐鹿,需要適應行業長期發展的企業文化。

  蜂巢能源企業文化最早來自長城汽車,管理基礎成熟。我一直認為長城汽車近乎嚴苛的廉信文化,就是凈化企業經營土壤,在此基礎上再優選種子,豐收是必然的,歉收是不可能的。

  蜂巢能源后有魏建軍等企業家的戰略把舵,前有楊紅新為代表的市場化職業經理人團隊沖鋒陷陣,2019年從長城汽車的動力電池部門獨立出來,在保定第一次面對媒體時,蜂巢能源僅僅只有保定0.04GWh的電芯試驗線,常州基地還在安裝設備,行業內部對蜂巢能源能否崛起,普遍抱懷疑態度。這個階段我寫過《把握動力電池脈搏 蜂巢能源崛起在即》《把握動力電池脈搏 蜂巢能源直指前五》《善用資本做大實業-以蜂巢能源為例》三篇雄文。

  蜂巢能源在2020年12月2日國內首創電池日,并不斷推出新技術,到如今電池日已經開過三屆,蜂巢能源全球十多個基地同時建設推進,成立四年完成數輪融資,并如期申報IPO……行業內目前對于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發展趨勢,都持正面態度。

  蜂巢能源在不斷創新與奮斗中,沉淀出了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和精神內核,管理團隊及核心技術人員在年齡、背景及業務等方面呈現多元互補的特點,相比其他頭部企業更顯年輕,能夠很好地適應鋰電池行業快速變化的特點,形成了“因創新而前進”的企業精神。

  最后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最近撰文指出:“電池企業應該重視加快儲能電池的研發和布局。”

  我堅持認為:電化學儲能的產業基礎是由動力電池產業化奠定的,沒有動力電池企業突飛猛進的產能建設,電化學儲能只會停留在戶用儲能、充電寶上面,所以大概率儲能電池頭部企業會與動力電池頭部企業高度重疊。

  我相信蜂巢智儲也將會取得與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上同樣的優異成績。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系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副院長、《電車商業研究》創始人顧國洪)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