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國際數字能源展在深落幕,數字能源和新型儲能發展迎新機

南方都市報發布時間:2023-07-04 14:27:52  作者: 嚴兆鑫

  能源轉型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雙碳目標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正在加速,能源數字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

  6月29日-7月2日,2023國際數字能源展在深圳舉行。本屆展會由國家能源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指導,廣東省能源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主辦。

  根據數據,此次展會共有407家國際數字能源企業參加,近2000名中外能源行業、電力企業代表等參加專題論壇。南方電網、施耐德電氣、華為數字能源、比亞迪儲能、華寶新能、欣旺達等全球儲能領域龍頭企業參展。

  能源轉型:電氣化與數字化相融并進是關鍵

  大會論壇上,施耐德電氣全球副總裁Mario Haim表示,能源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的加速融合,將在促進清潔能源并網消納、優化能源產消、加強供需兩端統籌協調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助力電網的快速轉型。

  “電力是最高效的能源形式,也是實現脫碳的最佳載體,而數字化讓無形的能源損耗變得清晰可見,有助于減少能源浪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電氣化與數字化的相融并進是實現更具韌性的可持續未來的關鍵。”Mario Haim表示。

  華為數字能源總裁侯金龍也表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路徑。其中,低碳化、電氣化、數字化、智能化是能源演進變革的關鍵。未來,能源世界和數字世界將深度融合發展,能源產業也將進入數字能源新時代。

  大會論壇后,Mario Haim接受了記者采訪。談及對全球數字能源經濟及產業的展望,他表示,能源轉型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加速數字技術和電力系統的深度融合,重構電力系統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方式,來實現更多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是應對能源與氣候挑戰的最快路徑。”

  隨著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在數字能源領域,AI等新技術該如何更好賦能?Mario Haim認為,需綜合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數字化技術在發、輸、變、配、用、儲等各個環節的全方位應用。以人工智能為例,要獲得其完全價值,實現投資回報率最大化,與領域專家共同開發定制解決方案是最佳途徑。

  以施耐德電氣為例,在微電網場景下使用的EcoStruxure 微網能源顧問,基于AI優化控制算法,讓廠區和園區可以實現從新能源發電端,到電能儲存、負荷用電需求的平衡,從而達成綠色用電。

  戶用儲能賽道競爭者眾,企業如何打出差異化迎挑戰

  能源行業以規模大、鏈條長、帶動效應強等特征,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隨著數字能源時代的來臨,居民端能源消費綠色化逐漸成為未來趨勢。南都灣財社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一些面向家用場景的儲能企業也攜產品參展。

  以華寶新能為例,其旗下“Jackery電小二”光充戶外電源和“電掌柜Geneverse”參展。

  華寶新能董事長孫中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分布式戶用儲能是未來趨勢,即從原來的集中式發電到分布式應用,向分布式發電到分布式應用轉變,家庭能源也將更加獨立、綠色環保、高效可靠。

  “華寶新能思路是先發展好便攜儲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力戶用儲能市場。”不過,孫中偉也表示,目前,全球戶用儲能滲透率可能不到1%,未來數十億家庭都需要一個簡單易用、經濟實惠、安全可靠的家庭綠色能源系統,而不僅局限于戶用儲能。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戶用儲能產業鏈價值從2021年100億元,增長到2022年400億元。方正證券研報指出,預計全球戶用儲能年均需求增速超60%,2025年新增裝機需求達到48GWh,戶用儲能行業規模約為1117億元。裝機量最高的國家依次為德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

  不過,隨著歐洲能源價格逐漸回落,戶用光儲系統經濟性減弱,下游需求降低,加之市場競爭者眾,企業如何打出差異化未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 嚴兆鑫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