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工業園區中儲能系統的興起。作為一項創新的能源解決方案,儲能在工業園區應用中展現出諸多優勢,不僅能夠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靈活性,還能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時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升。此前,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工作的通知》,鼓勵支持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業用戶直接參與電力市場,逐步縮小代理購電用戶范圍。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峰谷價差的不斷擴大,工商業儲能正在工業園區形成規?;瘧?。
工商業儲能發展的有利因素
1、峰谷電價差不斷拉大
我國各地峰谷價差呈現逐年拉大趨勢,此外,在設立尖峰電價政策下,工商業用戶安裝儲能的經濟性也顯著增強。不少區域將執行新的峰谷時段電價政策。各區域紛紛采用尖峰電價,峰谷價差明顯增大。7月峰谷電價差最大的地區是上海市,大工業執行兩部制1.5倍尖峰電價時,峰谷價差為1.8923元/kWh。
2、限電政策推動備用電源發展
近兩年來,全國多地出現“拉閘限電”,“限電”政策或引發工商業用戶的用電焦慮,電力保供需求高增,限電政策對工業用電沖擊較大,將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加大企業生產負擔。“限電”政策必然持續推動工商業儲能作為園區備用電源的發展趨勢。工商業儲能或成實現緊急備電、降低能源支出的重要手段。
3、用戶側儲能補貼政策
2022年至今,用戶側儲能陸續出臺補貼政策,成為地方爭取項目投資、產業落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在用戶側儲能補貼政策方面,截至目前全國各地正在執行的儲能補貼政策共30余項,補貼方式主要以容量補貼、放電補貼和投資補貼為主,其中浙江、江蘇、四川、安徽、廣東等地政策出臺最為密集。
△ 部分地區補貼政策
4、“每天兩充兩放”提高經濟性
當前分時電價機制下,多省市可以滿足工商業儲能每天兩充兩放。當存在兩個高峰時段,即可用工商業儲能系統在谷時/平時充電,并分別于兩個高峰段放電,實現每天兩充兩放,進而提升了儲能系統的利用率、縮短了成本回收周期。在滿足每天兩充兩放基礎上,部分省份的分時電價設置了尖峰段或兩個谷時,在此類省份中安裝工商業儲能的經濟性得到進一步增加。
△ 廣東地區(珠三角五市)分時電價運行策略圖
△ 浙江地區分時電價運行策略圖
分布式儲能系統在工業園區的應用優勢有哪些?
1、提高能源調度靈活性:分布式儲能系統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調度性,適用于不同規模的企業。讓企業可以根據需求使用儲能系統提供的電量、容量和儲能服務,實現工業園區內用電和儲能資源的分時、分空、分地應用,高效協同利用能源資源。根據電力市場價格、供需情況和負荷需求等因素,通過低負荷儲能、高負荷放電等方式,降低電力系統的負荷峰值,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緩解用電高峰壓力:分布式儲能系統可以在高峰期釋放儲存的電能,實現負荷平頂,從而避免電力系統在高負荷時段發生過載或限電情況。同時,它也可以在低負荷時段進行充電,削減電力系統的負荷谷值,使能源利用更加平穩,減少能源浪費,有效減輕工業園區企業特別是制造業在日間高峰時段的用電壓力。
3.備用電源和應急供電:分布式儲能系統可以作為園區的備用電源,為企業提供應急供電能力。在電力系統中斷或故障時,儲能系統能夠迅速切換為應急供電模式,確保園區內的關鍵設備和生產線的正常運行,避免生產中斷和經濟損失。
4.節約能源成本:分布式儲能系統可以在低電價時充電,在高電價時釋放儲存的電能,實現能源的優化使用。通過合理調度儲能系統的充放電策略,企業能夠購買低價電能存儲,然后在高峰期售出高價電能,從而降低能源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5.可再生能源整合:分布式儲能系統可以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相結合,解決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和間歇性的問題。它可以儲存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能,并在需要時釋放,平衡供需差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并促進園區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和發展。
6.改善電力質量:分布式儲能系統具備快速響應和調節能力,可以減少電力系統中的電壓波動、電流突變和頻率偏差等問題,改善電力質量。這對于對電力質量要求較高的企業,如精密制造、醫療設備等行業,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儲能產業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