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長安儲能研究院張斌:新型儲能系統有望打破能源革命“不可能三角”

長安儲能研究院發布時間:2023-12-06 14:13:03

  在新一輪的儲能浪潮中,儲能技術演變為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柱,正在經歷一場數字化變革。2022年1月29日,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共同發布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報告中指出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國內能源新業態、搶占國際戰略新高地的重要領域。

  長安儲能研究院是由長安綠電科技有限公司全額撥款、并與西安交大國家儲能研究平臺的多位教授科學家共建的新能源儲能科研平臺,聚焦儲能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和市場洞察,推動產學研用從理論走向實至。研究院科學家張斌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其一直致力于探索儲能軟件系統的升級邊界,積極推動新能源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期。

  近日,長安儲能研究院張斌教授在一次研討會中表示,面對當今世界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發展新型儲能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而在眾多儲能分支當中,電化學儲能,以其高轉化率、高能量密度、快速響應、靈活應用和成熟度等特點正成為儲能產業的引領者,并具備智能化發展的特點。但整體上來說,儲能系統信息化管理仍處于低效率、用戶體驗差、缺乏可復制的商業模式階段,有待提升的空間依然巨大。

  如圖1所示,典型的儲能電力系統模型主要采用層次化控制結構,當系統將可再生能源轉化為電能,并且與配電系統集成,儲能控制中心則作為電網調度和負荷的聯系紐帶,在儲能控制中心和電池之間、發電站和電力調度中心之間、儲能中心和電力調度中心之間實現高效通信和控制;通過圖片可知,軟件系統已成為構建新型儲能系統的核心節點。

圖1 電池參與儲能的模型結構

  隨著“軟件系統”進一步滲透能源行業,基于軟件系統控制的新一代信息能源系統形態將更加成熟,通過軟件系統構建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型電力系統和儲能系統,會逐漸向信息–物理–社會維度擴展,形成能源–信息–交通–社會耦合網,從而實現精細化和高效的控制管理,提高電力生產效率、電能傳輸效率和消費利用率,打破能源革命“不可能三角”,推動新能源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期。

圖2 能源–信息–交通–社會耦合網絡

  正如長安儲能研究院張斌教授所說,能源、信息、交通以及社會等網的耦合發展將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客觀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探索道路上,長安綠電將同長安儲能研究院并肩同行,共同助力推進新型儲能技術研發、應用和發展。以“高安全、低成本、可持續”為儲能技術發展的重要目標,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的綠色儲能技術體系為指導,構建長安綠電與長安儲能研究院新未來。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