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機器人

廣西電科院研制國內首套“機器代人”高空更換絕緣子串系統

南方電網報發布時間:2023-06-14 15:38:21  作者:陳欽榮 吳思思 梁磊 朱桂華

  機器人乘坐絕緣斗臂車升至高空,靠近變電站龍門架的絕緣子串后,通過隨身攜帶的工具包,一“手”固定住要更換的瓷瓶片,一“手”旋轉瓷瓶至合適的角度,左右“手”協同作業,拆除劣化絕緣子,安裝新絕緣子,完成后自動收起工具包……這是6月2日國際首套變電站懸式絕緣子檢測與更換機器人系統的工作場景,該系統在之前由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廣西電科院”)成功自主研制。

  “相比傳統人工檢測,這套機器人設備對每片絕緣子片檢測時間不超過10秒,并且實現了絕緣子的自主更換作業,一線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安全性得到了極大提升。”南方電網公司一級技術專家、項目牽頭人、廣西電科院高級工程師郭麗娟在該機器人工作現場介紹。

  “以往人工檢測、更換絕緣子串,整個作業過程都在高空完成,尤其高溫暴曬天氣,長時間在高空開展這樣耗體力、作業要求高、危險性高的工作,是很辛苦的,這也是我們研發這個機器人代替人工作業的驅動力。”郭麗娟說,作為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核心業務,電網設備運維存在危險性高、勞動強度大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她牽頭組建了技術攻關團隊,開展“變電站懸式絕緣子檢測與更換機器人”項目研發工作。

  在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鑒的情況下,郭麗娟帶領團隊集智攻關,最終成功研制出絕緣子檢測與更換機器人系統,包括移動升降平臺、雙臂協同作業系統、專用作業工具包等。該項技術成果于2022年12月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組織的項目驗收。

  目前,該項目成果已經在南寧220千伏石埠變電站成功實現了懸式絕緣子串的低、零值檢測及單片劣化絕緣子自主更換作業,降低了人工登塔檢測和更換懸式絕緣子的勞動強度和危險性,實現了“機器代人”。

  不僅如此,郭麗娟及其團隊還成功研制出國際首套“絕緣氣體泄漏檢測機器人”,憑借國際領先的泄漏氣體高空接觸式帶電精準原位檢測方法,解決了傳統接觸式氣體泄漏檢測必須設備停電的難題,提高了氣體泄漏帶電檢出率,降低了檢測時間。泄漏缺陷治理后的設備無一再發生漏氣現象。

  以絕緣子檢測與更換機器人和絕緣氣體泄漏檢測機器人作為“機器人支撐電網設備智慧運維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的主要創新點,項目通過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成果鑒定,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為主任的鑒定委員會認為,“項目技術難度大,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技術成果,在機器人支撐電網設備智慧運維關鍵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近日舉行的2023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以上述兩套機器人系統為主要創新點的項目成果“機器人支撐電網設備智慧運維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22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陳欽榮 吳思思 梁磊 朱桂華)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