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論文

能源安全格局下新型電力系統發展戰略框架

中國工程科學發布時間:2023-05-15 13:41:12  作者:湯廣福 等

  2. 能源轉型發展

  我國能源轉型將經歷數十年的漫長過程,戰略任務是支撐“雙碳”目標實現,將能源消費結構從以煤炭為主的“一大三小”(煤炭,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向以新能源為主的“三小一大”(煤炭、石油、天然氣,新能源)轉型?;诮y籌“雙碳”目標實現與能源安全轉型的考慮,能源轉型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

 ?、?過渡期(2021—2030年),降低煤炭消費量,在2030年前后達到峰值(5.9×109 tce),之后轉為下降趨勢;控制石油消費量,提高天然氣消費量,有序發展核能,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保持在25%左右。

 ?、?轉型期(2031—2050年),以非化石能源加速替代化石能源,實現節能提效方面的整體突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穩步提高到75%。

 ?、?發展期(2051—2060年),非化石能源實現主體替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平穩增長到90%,新能源成為主體消費能源。

  為了支持能源安全轉型,需著力攻克能源生產、傳輸、消費等主要環節的核心關鍵技術。

 ?、?在能源生產環節,逐步由“穩煤”向“減煤”過渡,發展更為先進的燃煤發電技術,提升煤炭清潔利用效率,研究碳捕捉、碳收集等負碳技術;加大石油替代力度,控制石油消費量增長,加快發展天然氣(消費增長2×1010 m3/a);提高核能裝備、風能與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技術水平,探索變革性光伏發電技術。

 ?、?在能源傳輸環節,規?;l展天然氣并實現消費量達峰,整體性提升節能提效水平,促進煤電兜底,石油平穩過渡,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規?;茝V;形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體系,突破柔性輸電裝備及其器件材料、綠色氫能與儲能等技術。

 ?、?在能源消費環節,非化石能源實現主體替代,高碳化石能源回歸原料屬性,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氣電成為新能源發電的互補類型;推動CCUS規?;虡I應用,發展多能流綜合利用、供需互動、數字化與智能化等技術。

  (二)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的重要性

  電能是清潔、高效、便利的二次能源,2040年電力將超過原油成為主要能源資源電力系統是一次和二次能源轉換的樞紐,當前規模最大、層次復雜、強非線性的人造系統,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實現能源安全轉型的關鍵領域。新型電力系統安全作為能源安全的核心要素,在能源供給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科技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和進口大國。石油、天然氣等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化石能源,主要依靠自身物質燃燒產生能量,而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主要利用形式是轉化為電力。顯著提升新能源電力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實現電力系統以化石能源為主體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平穩轉型,有利于科學發揮我國能源資源的稟賦優勢、降低能源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從而顯著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電力行業既是最大的CO2排放來源,也是能夠通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引導轉向凈零排放的關鍵行業。交通、制造業、建筑等其他行業的減碳和脫碳工作,也直接依賴電能替代等手段。

  電力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醫療、金融、交通等諸多關鍵行業的發展。電力市場的健康發展,將有力推動國際能源市場、碳市場的有序過渡及安全轉型。

  電力系統安全發展面臨的技術挑戰,是能源安全轉型亟待解決的關鍵難題。支撐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的重要動力之一即為電力系統安全發展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三、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發展的影響因素

  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雙碳”目標、重塑能源安全格局的重要載體,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提高能源安全韌性的根本性舉措。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發展主要受到源、網、荷、儲、市場、技術六大因素的綜合影響(見圖1)。


圖1 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發展的六大影響因素

  (一)從電源層面保障安全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