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亞蘭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湖北省電力系統唯一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女會員,入選湖北省文聯中青年優秀文藝人才庫,獲評“湖北省電力公司職工文化工作室”帶頭人。她以筆墨為紐帶,在國企文化陣地與民主黨派履職的“雙崗”上,書寫著當代職業女性的別樣風采。
墨池深耕:從書齋到電網的文化傳承者
走進魯亞蘭書畫工作室,午后陽光斜照,滿室墨香氤氳。墻上懸掛的一幅隸書作品,筆力雄渾如鐵畫銀鉤,氣韻生動若行云流水,落款處“魯亞蘭”三字清雅蘊藉。這身非凡造詣,源于一方硯臺的啟蒙。
“父親常說,習字如做人,心正則筆正。”魯亞蘭的書法造詣源自家族血脈的傳承,她的父親楊隨震先生是著名書法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自幼耳濡目染,讓她深諳“書畫同源”的真諦。
幼承庭訓,她伏案于漢隸名碑《曹全碑》《石門頌》的拓片前,一筆一劃揣摩“蠶頭燕尾”的千年風骨。從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嚴謹法度入門,她遍臨諸家,主攻漢隸與篆書,更以行草筆意入隸,在厚重古樸中注入灑脫神韻。其作品被書壇名家贊為“章法舒朗如明月出天山,筆法蒼勁似寒梅立風雪”,作品先后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王安石獎”全國展等諸多重要展覽。
藝術的光環并未讓她止步于書齋。作為企業文化專責,她敏銳意識到:文化軟實力是企業發展的硬支撐。2019年4月,在她的力推下,該公司的書畫培訓班正式開班。“書法不僅是藝術,更是修心養性、凝聚團隊的紐帶。”首期課堂上,她邀請湖北省書協名家湯振陸授課,30余名零基礎職工握起毛筆,在一橫一豎間感受傳統文化的浸潤。
培訓班迅速成為文化孵化的熱土。學員小胡回憶最初“字如蚯蚓爬”的窘態笑道:“魯老師從點橫教起,告訴我們‘字無百日功’?,F在我也敢把自己寫的字拿出來展示了!”
十年間,魯亞蘭犧牲午休與周末,義務指導職工臨帖創作。她立下“鐵規”:書畫社社員每月交一幅作業,逢節必辦主題筆會。工作室墨香長縈,吸引了從公司老總到一線員工的10余名愛好者。迄今,她已培養出荊州市書協會員1人、沙市區書協會員5人,一些“工友書法家”在各級展覽中嶄露頭角。

鋒毫聚力:書寫“工程蜂”的文化賦能者
“文化不是空中樓閣,必須扎根企業發展的土壤。”魯亞蘭深知,要讓文化從展廳走進人心,需找到與中心工作的共振點。她以如椽大筆,為公司量身打造了“工程蜂”文化品牌。
走進湖北荊力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總包分公司大院內,一塊寓意著平安、吉祥、和諧的“平安象”文化石格外醒目,石體上鐫刻著魯亞蘭撰寫的《荊力總包賦》,字字鏗鏘:“克勤克己如蜂群勠力,達己成仁顯鐵軍擔當。”這是“工程蜂”精神的核心凝練,也成為公司企業文化的一大景點。過往行人總會駐足品讀,那遒勁有力的文字,感受流淌其中的文化基因。
為讓文化可觸可感,她策劃編排《工程蜂》雜志,用員工故事詮釋匠心;打造“二十四節氣”文化工程,將春聯送工地、折扇伴夏巡的活動固化為傳統。

夏日的松滋臨港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現場,熱浪灼人,一位身著工裝、氣質溫婉的女子穿行在鋼筋鐵骨之間,將一把把題寫著安全警句的折扇和一幅幅翰墨飄香的書畫作品,鄭重地遞到汗流浹背的施工人員手中。這位將文化清風吹進工地的女子,正是魯亞蘭。
“扇子扇的是清涼,字里寫的是平安!”輸電工區員工陳忠抹了把汗,指著扇面上蒼勁有力的“平安是福”四個字咧嘴笑了,“這比冰水還解暑,字字都敲在心坎上。”
“和氣致祥企興旺,厚德載福人安康”、“平安是福”、“黨建引領,文化助安”、“百福臨門,萬事皆安”……每年春節,魯亞蘭帶領書畫社成員揮毫潑墨。一副副帶著墨香的安全主題春聯飛向20多個項目工地,累計送出100多幅書法作品。員工們捧著春聯感慨:“這字千金難買!貼在工棚,天天提醒咱為家人保平安。”
迎峰度夏時節,“助安送清涼”活動又如約而至。魯亞蘭帶著定制的“廉潔文化扇”走進施工現場,一把把題寫著安全箴言的折扇,成為穿梭在鐵塔銀線間的“移動警示牌”。2022年酷暑,當她把“廉心防暑包”送到華魯恒升遷改工程項目時,項目經理豎起大拇指:“魯主任這‘文化助安’,比喊一百遍口號都管用!”

雙崗建功:統戰沃土上的勤勉耕耘者
2022年初,魯亞蘭的人生翻開新篇章——她正式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這不僅是一份政治榮譽,更是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在民進荊州市委沙市區總支,她負責總支的宣傳與會務工作。從此,她將專業特長融入參政議政,“雙崗建功”成為她的行動坐標。
身份轉變帶來視野的躍升。在統戰成員座談會上,她真誠分享感悟:“民進會員是終身制,自入會之日起,就要做好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她積極參加民進組織的抗疫志愿服務,為孤寡老人送去“愛心菜籃”;在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她手把手教孩子們書寫“中國夢”。
家國情懷,書畫載之。2022年國慶,她代表荊州民進創作的書法作品,亮相湖北省民進書畫展,翰墨間流淌著家國情懷。這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是省內的書畫名家之作,有的歌頌黨和祖國的光輝歷程及新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的贊美祖國大好河山,反映湖北城鄉新貌和發展變化,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種類多樣。魯亞蘭的書法作品技藝高超,筆鋒游走間如龍蛇舞動,引來參觀者連連贊嘆,也為荊州民進贏得了榮譽。
民主黨派履職與本職工作,在她手中交織生輝。2022年9月廉政宣教月,她將書畫工作室搬到工地一線。在荊力總包承建的電網項目現場,“翰墨傳力量 揮毫揚正氣”主題展覽吸引工友駐足。魯亞蘭現場創作廉潔主題作品,協同公司黨建部一起組織黨員,重溫廉潔承諾。
“把紀律課堂開到工地,讓清廉之風吹進心田!”一位項目工地臨時黨支部書記感慨。她精心設計的“廉”字折扇與警示橫幅,隨著施工隊伍輾轉于各個項目工地,成為流動的廉政教育站。

蘭馨遠播:文化星河中的點燈人
夜幕降臨,書畫工作室的燈光依然明亮。魯亞蘭輕撫著新創作的《安全賦》,筆鋒間凝結著對事業的無限熱忱。
近些年來,她的作品頻頻獲獎,各種獎狀和證書接踵而至,榮譽等身,她卻更珍視那些因她而亮的星火——她的工作室年接待職工創作逾千人次,累計舉辦“筆端清風·守正養廉”等主題展覽30余場,500余幅作品在省市級展覽中摘金奪銀;她推動的“二十四節氣”文化工程,讓傳統智慧在現代企業生根發芽;她送進工地的萬余件文化產品,筑起一道“潤物無聲”的安全防線。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盛開春滿園。”這是魯亞蘭常說的話。父親楊隨震先生曾贈她“蕙質蘭心”四字,恰是她人生的寫照:以蘭之清芬涵養心性,以蕙之堅韌扎根大地。

在國企改革的大潮中,她以筆墨為犁,深耕文化沃土;在統戰事業的星空下,她以熱忱為火,點亮履職之光。雙崗交輝處,一位新時代女性用橫豎撇捺的方正,書寫著屬于這個時代的磅礴氣象。
從書法世家的傳承者到電力行業的文化使者,她用三十載春秋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那既是橫豎撇捺構建的藝術世界,更是責任與擔當交織的精神家園。左手提筆,她讓千年碑帖在電網鐵塔間重生;右手執旗,她將黨派初心化作戰疫暖流。宣紙上的墨痕與工地里的腳印重疊,便是“雙崗建功”最厚重的注腳。正如那幅懸掛在工作室正中的匾額所言:“翰墨傳薪火,丹心鑄豐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