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 查看本文詳情
“劉伯,剛剛下雨了蝦棚沒事吧?”4月15日降雨過后,江蘇如東縣供電公司輸電線路一班班長楊新天趕到位于500千伏驥扶線某區段下的水產養殖場,向養殖戶劉國富詢問大棚加固尼龍網之后的效果。劉國富的40余座大棚于2021年11月在如東縣供電公司的協助下完成加固。此后每次遇到刮風下雨,楊新天都會向他了解大棚加固效果?!皼]問題,大棚加固以后再刮風我都不擔心了?!眲换卮?。
這種大棚加固方案是如東縣供電公司員工針對“線棚”矛盾想出的解決辦法。
水產養殖是江蘇省如東縣的特色產業之一,如東縣臨海的長沙鎮、大豫鎮、苴鎮分布著占地約40平方千米的1.3萬座水產養殖大棚。近年來,如東縣風電并網項目增多,為了保障風電外送,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在當地新建了500千伏綠驥線等多條輸電線路。近海線路通道與當地水產養殖區域有不少交集。一旦遭遇強對流天氣,大棚薄膜容易破損,被吹掛至線路上,危及線路安全運行。
2021年4月30日,強對流天氣突襲如東縣,3000余張大棚塑料膜破損,發生掛線隱患12起。楊新天帶領班員用激光異物清除器工作了一整晚,才將所有隱患消除。這之后,楊新天決定要主動解決“線棚”矛盾。他帶著班員在巡線時深入走訪輸電線路下的水產養殖戶,查看大棚的防風情況。
經過20多天的摸排,他們了解到多數大棚采用薄膜四周覆泥的方法固定,這種方式的加固物質量輕、易被沖刷,加固效果差;少數大棚用布繩加固大棚外側,再將繩子兩端系在大棚骨架上,但布繩易被拉伸,固定性也不夠。
楊新天得出結論,想要從源頭消除大棚薄膜掛線隱患需要重新設計大棚加固方案。新方案不僅要能抗10級左右的大風,還要成本合理,這樣才能易于在養殖戶中推廣。楊新天帶著前期勘查的數據找到了如東縣農業農村局。在說明來意后,他得到了對方的支持。
雙方共同組建了大棚隱患整治工作小組,利用各自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制訂了新的加固方案:定制網孔大小為25厘米×25厘米的尼龍繩網,整體覆蓋大棚,并在繩網上每2米設置一根帆布帶拉線,拉線系于50厘米的不銹鋼地錨上,地錨嵌入地下,強化加固效果。
2021年7月,如東縣供電公司將長沙鎮養殖戶顧建軍的15座大棚作為試點,嘗試了新的加固方案。這些大棚在經歷了臺風“煙花”“查帕卡”之后依舊完好,滿足抗10級大風的要求。
但新方案的推廣效果卻不太好。在方案設計時,工作小組考慮到經濟性,將每座大棚的加固成本控制在1700元。按照每座大棚通常能夠使用8~10年計算,每年需額外花費約200元錢。工作小組原本認為,比起薄膜破裂、大棚倒塌造成的損失,這個價格應該比較容易得到養殖戶的認可。
在與熟識的養殖戶溝通后,楊新天了解到,一座大棚1700元的加固費用并不高,但養殖戶一般都有40~80座大棚,一次性全部加固的話需要7萬~14萬元,這便成了一大筆費用。
經過考慮,楊新天向如東縣供電公司相關部門提議,聯合“線棚”問題治理主要相關方的力量,共同解決成本問題。
2021年9月,如東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發布《關于開展重要電力通道塑料大棚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由政府、風電企業、供電公司、養殖戶四方共同出資實施大棚加固?!熬€棚”問題解決后,線路運行安全性能夠提高,養殖戶的大棚更加耐用,風電外送和消納也更有保障。
2021年12月底,如東縣500千伏線路通道兩側各300米范圍內1.1萬余座大棚已全部完成加固。截至今年3月30日,如東縣220千伏線路通道下的大棚也完成了加固?!熬€棚”矛盾終于得到解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