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4年1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3000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超過12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77%。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重要的增長點。
廣東電網公司肇慶高要供電局金利供電所工作人員走訪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了解企業用電需求。 白國穎 攝
近年來,廣東堅持制造業當家,著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23年1—11月,廣東汽車產量達471.2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達227.19萬輛,均居全國第一,全國平均不到4輛新能源汽車便有1輛是廣東造。廣東電網公司聚焦汽車產業發展需求,以供電服務現代化體系前中后臺建設強化供用電服務,不斷提升電網供電可靠性水平,主動服務汽車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為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新動能。
高效電 助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023年12月12日,廣汽埃安因湃電池智能生態工廠竣工投產,標志著廣汽埃安已打通上游原材料、研發、制造、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內的能源生態產業鏈布局。“一入駐便有電用,讓我們得以專注研發,在技術攻克上贏得先機。”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電氣專業經理盧恩籌說。
在廣州廣汽智聯新能源產業園區,包括電池、電驅、電控系統等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強勢聚集,一輛輛極具現代感的新能源汽車在這里駛向全球各地。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能否掌握動力電池等核心技術,是核心競爭力的一大體現。面對項目建設時間緊、用電需求量大的考驗,廣州番禺供電局主動介入,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協調停電施工計劃,用時32天新增6條10千伏饋線供電,快速滿足項目一期5.9萬千伏安的用電需求。
廣東電網公司大力推廣優化用電營商環境主動辦、線上辦、聯席辦、一次辦“四辦”舉措,主動提供高效、便捷供用電服務,為關鍵核心科技成果孵化提供優渥的用電土壤,推動制造業由規模擴張向價值增長轉變。
充足電 助力產業鏈提升韌性活力
汽車制造業零配件多、產業鏈長,對上下游企業帶動作用明顯。以粵港澳大灣區汽車產業集群“鏈主”廣汽埃安為例,目前已完成126家一級供應商及幾百家上游供應鏈企業或項目省內配套。廣東電網公司根據新能源汽車企業用電特性不斷延伸服務觸覺,提供“一對一”用能指導,保障“鏈主”企業充分發揮穩定、優化產業鏈作用。
在汽車產業產值超百億的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剛下生產線的汽車冷卻液、膠黏劑在30分鐘內便可送至比亞迪、特斯拉、小鵬汽車等新能源整車廠。2023年9月,“百億”鏈主瑞浦能源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制造基地順利投產。佛山南海供電局提供“三零三省”服務,全額出資敷設電纜4554米,新建開關站1個,為客戶節省用電成本超580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將用于熱壓工藝改造,資金流轉更為便利。”瑞浦能源能源部總監鄭斌黎介紹。
2023年,獅山鎮制造業供電量超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佛山南海供電局計劃未來5年新增變電站9座、10千伏公用線路500千米,實現供電能力翻番。“我們要在5年內再造一個獅山電網,為日益壯大的汽車產業等提供充裕電力保障。”獅山供電所黨總支部書記屈勇說。
近年來,粵東西北地區發揮產業配套優勢,做好大灣區外溢產業承接,一幅區域協作、雙向奔赴的畫面躍然眼前。廣東電網公司以穩定可靠的電力支持產業平臺轉移,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數字化轉型協同聯動。
位于粵北清遠的廣東長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無塵車內,24臺(套)機器忙碌不停。金屬摩擦聲響起,一個個制動系統零件輕聲下線。“幾乎每一輛廣汽本田車都安裝了我們的鈑金件。”公司生產總監陳利群滿是自豪。智能化、綠色化的制造工藝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遠清城供電局采取“計劃停電預協商”和“所長直聯”雙機制,由所長直接聯系企業協商停電完成增容,助力企業穩生產、提產能。
綠色電 推進產業智能低碳生產
在肇慶市高要區,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16000噸超級智能壓鑄單元刷新了大型壓鑄設備紀錄,讓新能源汽車“輕裝上陣”,享受輕量化的前艙總成。近年來,該公司注重生產工藝革新改進,傳統的鑄造產業也不斷走向綠色節能生產。
為保障壓鑄過程用電可靠,肇慶高要供電局以廠區擴建為契機,協助企業優化生產用電布局,新架設專線供電并規劃了雙回路電纜,為一體化壓鑄提供雙重保障。
位于清遠市高新區的廣東精美特種型材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零部件鋁基材料生產企業。廠區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生產車間等屋頂光伏開發潛力大,清遠供電局積極宣傳電能替代、節能減排政策,協助該公司完成廠區1.6萬千瓦屋頂光伏的安裝并網。2023年以來,公司訂單逐月增加,清遠供電局發揮供電服務前中后臺聯動機制,及時為企業辦理用電增容9750千伏安,為其穩產擴產提供充足的電能保障。(張宇暉 劉潤琦 郭淑筠 王懿君 劉嘉琪 白國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