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12號機組“首穩百日”目標達成之際,保定熱電廠九期項目13號機組成功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志著該項目兩臺超臨界機組全面建成投產,圓滿實現“雙機雙投”。
至此,保定熱電廠火電總裝機規模達到110萬千瓦。
保定熱電廠九期項目建設2臺35萬千瓦超臨界抽汽供熱機組,是集團公司履行中央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是保定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解決供暖缺口的重點民生項目。該項目投產后,年發電量可達35億千瓦時,在滿足240噸/小時工業抽汽的基礎上,可實現新增采暖供熱面積1347萬平方米。12號機組在2023年12月22日一次性高質量通過168小時試運行后,實現安全穩定運行,技術經濟指標優良,為保定市民生供熱作出了突出貢獻。
該項目瞄準“智慧電廠”建設目標,在傳統的DCS、SIS和MIS建設基礎上,增加智能巡點檢系統、智能設備管理、生產系統優化及運行管理優化,讓“大云物移智鏈”等數字科技手段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相比傳統的“一機一塔”,該項目采用“兩機一塔”設計方案,即兩臺機組合用一臺冷卻塔。通過對塔池和配水槽優化改進,可實現一塔八區任意組合,分區控制、自由配水。同時,采用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與綠色照明設計理念,運用紅外遙控器控制、后臺機遠程控制、動靜探測、智能感應等高效的控制手段,對供電系統進行實時監控與優化,每年可節約運行費用24萬余元。
此外,九期項目作為國內首個兩臺35萬千瓦汽輪機均采用低壓缸切缸供熱技術的新建熱電聯產項目,采用富氧微油點火、蝦米彎防堵、全負荷脫硝優化及蒸發結晶零排放等技術,提升設備安全性與經濟性。機組全年平均發電標煤耗僅為226.6克/千瓦時,達到國內同類型機組領先水平,不僅滿足火電機組深度調峰的常態,同時大幅提升“綠色”指數。
目前,該項目兩臺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技術經濟指標優良,對緩解保定市冬季供熱壓力、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積極意義。(作者:梁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