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處獲悉,內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礦“一種閘板傳感器支架”實用新型專利已被正式受理,至此,該礦自2020年承接集團公司“智慧、無人、綠色、零碳”智慧礦山建設示范項目以來,累計專利受理量正式突破100件大關,并有9件發明專利和42件實用型專利已成果取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近年來,該礦始終堅持把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建設智慧礦山的有力抓手,緊緊圍繞共建共享、共生共贏的協作發展理念,不斷深化與踏歌智行、湘電集團、太原重工、北方重工等10余家國內知名科技、工業、制造業企業的務實合作,加快部署礦山智慧升級布局與跨行業協作和融合創新,使行業領先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與礦山進行深度覆蓋與融合,力爭打造出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智慧化礦山體系,并積極規劃專利布局,強化共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與時效性,及時采購專利代理服務、簽訂代理合同,保障自有專利申請渠道的暢通,不斷夯實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同時,為進一步加大激勵員工自主創新力度,專門制定了《科技工作及員工科技創新管理規定》,不僅對創新項目進行全周期跟蹤管理,更讓其成為技術工人晉升的有力憑證,先后成立了以攻關輸煤系統為主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和專攻輸巖系統的黨員創新工作室,累計征集、立項了108項創新課題,其中17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攻克了膠帶跑偏撒料、電機液力耦合器換代等行業技術難題,在解決控制物料粘堵、五項保護可靠、控制粉塵大漏料嚴重等重點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董陸軍 曾凡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