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迎來了2023年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的年終總結。2023年,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從“小陽春”開年到云、貴、甘、川四省市場加速釋放收尾,今天,北極星固廢網就帶大家回顧一下2023年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的起起伏伏。
據北極星固廢網不完全統計,2023年,共計22個省市累計完成55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的招標/簽約工作,總投資金額超287.7億人民幣,垃圾焚燒處理產能未來累計新增超33540噸/日,根據公開數據可知,今年的垃圾焚燒處理平均單價達119元/噸。(項目匯總表附文末)
垃圾處理平均單價上漲明顯,得益于小規模項目處理單價“飆升”
2023年垃圾處理平均單價達119元/噸,創歷史新高,分別較2022年、2021年同比增長33%、27.3%。
從統計數據來看,共37個項目公示垃圾處理單價,其中14個項目的垃圾處理單價超100元/噸,6個項目的垃圾處理單價超200元/噸,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除鄂爾多斯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綜合利用項目外,其余項目處理規模主要集中在100噸/日—300噸/日這個區間,因此垃圾處理平均單價的大幅上漲,得益于小規模垃圾處理單價的“飆升”,瀘定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的垃圾處理單價甚至高達398元/噸。
康恒環境“領銜主演”,海創綠能、天源環保緊隨其后
從中標數量上看,康恒環境在2023年垃圾焚燒發電市場“搶灘”大戰中拔得頭籌,累計中標8個項目,預計未來將新增產能超3450噸/日,總投資將達47億元。
海創綠能2023年垃圾焚燒發電市場擴張增速放緩,較2022年“狂攬”16單的亮眼業績相比,今年相對“低調”一些,中標5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集中在廣西、云南、安徽、福建四省。
天源環保自2022年9月中標首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獲嘉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跨界”進入垃圾發電市場后,啟動一系列擴張動作。2023年7月,收購谷城海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暨增資,增資后,將持有其65%股權。除收購外,2023年,天源環保攜手康恒環境先后斬獲貴州省赫章項目、納雍項目,還相繼簽約了師宗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懷化市北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岷縣生活垃圾焚燒氣化發電項目的特許經營。
作為入局較晚的“新人”,在短期內收獲數個項目特許經營,實屬不易。而垃圾焚燒發電老牌企業依舊穩定發揮。光大環境、深能環保、三峰環境、偉明環保、泰達環保、首創環境、北控環境都有訂單入手。
值得一提的是,浙能錦江環境簽約了3000噸/日武漢南部生活垃圾發電廠擴建項目特許經營;三峰環境作為白銀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期的運營主體,簽約了白銀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特許經營。
“西部戰區”優秀代表:云南、甘肅、貴州、四川,占“半壁江山”
北極星固廢網曾針對云南省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發展趨勢進行過展開分析,云南省自2022年開始發力,2022年累計開標/簽約11個項目,2023年開標/簽約9個項目,云南省也成為今年垃圾焚燒項目釋放最多的省份。
云、甘、貴、川四省的垃圾焚燒項目釋放數量為24個,在疊加內蒙古、新疆等地區釋放的項目數量,西部地區垃圾焚燒市場份額占比超50%,扭轉了從前東部地區大額占比的市場發展現狀,占據“半壁江山”。當然,東部地區也仍有優質項目釋放,像江蘇省昆山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2250噸/日)、海南省??谑?、文昌市共建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項目(1200噸/日)等。
從建設規模上看,千噸級以上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仍集中在中、東部地區,西部地區項目體量整體偏小。此外,縱觀2023年釋放的項目建設規模,從數量上看,大體呈正態分布曲線,主要集中在300噸/日—600噸/日范圍內,該區間項目數量高達34個。
總結
在2023年初,“焚燒下縣”的信號就已釋放,為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打了“預防針”。
2023年全年,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平穩發展,項目招標出現“不足三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垃圾發電企業不再急迫的市場擴張,而是將運營管理提質增效放在首位;
垃圾發電企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也趕著“一帶一路”東風將目光轉向海外,掀起一陣“出海潮”;
市占率較低的垃圾發電企業也在主動或被動的尋求收購,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優化提升;
在2023年末,發改委、財政部頒發PPP新政115號文件直擊垃圾焚燒市場投資“要害”,文件中“垃圾固廢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應由民營企業獨資或控股”這一要求,將決定未來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的走向。
北極星固廢網將期待并關注著!附上2023年各省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開標信息匯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