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網冠縣供電公司在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工作上持續發力,聚焦人力資源管理重點難點問題,大膽改革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在薪酬分配、績效管理、崗位聘任等方面,開展大量探索和實踐,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一是暢通“能上能下”隊伍建設渠道。大力推行公開競聘和競聘上崗,在專業部門實行競聘上崗模式,通過競爭提高員工與崗位的匹配度。把年輕干部選派至重要崗位、吃勁崗位和基層一線鍛煉。選送基層員工至專業部室重要崗位鍛煉,加速成長成才。開展全體供服員工競聘上崗,實行“統一站位、重新排隊”,按照“從上到下”崗級層級,公開競聘、擇優上崗,讓每位員工享有公平競爭、擇優上崗機會,實現崗位梯次晉升,共選聘二級供服專員3人、專責23人、一級供服專員7人、班長17人。深化干部預警管理,對領導人員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發現、督促糾正,確保工作好壞有考核、工作狀態有監督,對一年內發生2次誡勉談話的領導人員,進行組織調整或調離原崗位。
二是規范“能進能出”契約管理模式。規范勞動用工契約化管理,嚴格執行新修訂勞動合同文本,明確規定所從事崗位的職責、權利、義務、行為規范、獎懲細則等。強化新員工試用期管理,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及時解除勞動合同。加強入職教育培訓和定向培養,確保組織領導到位、政策落實到位、關心服務到位。嚴格落實供電服務公司招聘計劃和準入條件。加強關鍵崗位人員交流,多崗位培養鍛煉復合型人才。剛性執行退出機制,嚴格執行員工獎懲規定,對違規違紀人員,視情節給予崗位調整、降職(級)、撤職、解除勞動合同等處理。加強轉崗、待崗培訓,待崗培訓不合格或重新上崗后當年績效等級仍為D的,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加強各級人才考核評價和動態管理,年度考核不及格的取消人才稱號,實現人才能進能出。
三是優化“能增能減”激勵考核措施。突出效益導向和價值貢獻,完善考核和收入緊密掛鉤、分配和效益緊密關聯的考核激勵機制。逐步在主業管理部室和班組推進團隊績效工資,引導各層級運用激勵手段解決結構性冗缺員問題。設置跨區域勞務協作獎勵,按工程管理、經營效益、分包比例對跨區域協作隊伍進行評價,并按合同金額的0.1%給予激勵,對跨區域協作利潤占比較高的分公司,工資總額予以適當傾斜。實行基建項目分紅激勵,以項目管理費的20%、安裝人工費的15%核定獎勵金額,設置安全、質量、工期、效益掛鉤系數,實現核心人員受獎金額比例不低于 60%,分配高低倍比不低于 2.5。圍繞重點、難點工作,設置6項專項考核獎,強化過程管理,專業部門聯動、監督考核落地,獎優罰劣,拉開收入差距。(劉輝 馬金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