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云南省上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實施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組合拳,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1—7月農業生產穩定、工業生產穩步回升、服務業快速增長、消費持續復蘇、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延續平穩恢復向好態勢。
一、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從供給側看,農業生產保持穩定,1—7月,全省播種秋糧4826.66萬畝、較去年同期增加30.99萬畝;生豬存欄3156.9萬頭、環比增長0.81%。工業生產總體平穩,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較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服務業持續復蘇,1—6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468.14億元,增長19.3%、高于全國11.8個百分點。
從需求側看,全省投資結構持續優化,除房地產開發和交通投資以外,其他行業投資合計增長5.2%,保持在合理區間;產業投資占比不斷提高、工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04.20億元,增長7.8%、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5656.31億元、增長7.7%;鄉村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847.89億元、增長8.8%。
從財政金融看,收支平穩有序。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93.5億元、增長22.2%,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37.8%。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41532.61億元、增長6.3%,人民幣貸款余額44495.46億元、增長9.2%。
從民生保障看,就業形勢持續改善,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8.18萬人,幫助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56萬人、增長17.12%,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72.86萬人,2023屆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76%。全省調查失業率為5.5%,與上半年持平。
從經營主體看,截至7月底,全省實有經營主體553.97萬戶、增長22.18%,其中,實有企業118.45萬戶、增長26.12%;實有個體工商戶428.60萬戶、增長21.50%;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6.92萬戶、增長2.83%。
二、工業經濟穩步回升
堅持大抓產業、主攻工業,扎實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全省工業生產平穩回升。當前,全省重點產業發展迅速,新興行業蓬勃有力,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
傳統產業支撐有力。煙草制品業增加值增長6.8%、增速較上半年(6.4%)提高0.4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速1.9個百分點。能源工業增加值下降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2個百分點。電力生產有序恢復,1—7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1960.09億千瓦時,其中,火力、風力、太陽能發電量分別增長49.1%、21.7%、59.9%,水力發電量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8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行業生產大幅回升,增加值增長6.9%,增速較上半年(2.4%)提高4.5個百分點。非煙非能工業回升向好,增加值增長8.9%、增速較上半年(8.3%)提高0.6個百分點。
電子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電子行業增加值增長52.8%,拉動規上工業增速3.6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速的貢獻率達63.7%。其中,新能源電池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長107.2%,工業增加值增長156.5%;硅光伏產業蓬勃發展,工業總產值增長21.2%,工業增加值增長44.0%。從產品看,充電樁產量增長92.8%,風力發電機組增長727.4%,太陽能工業用多晶硅、單晶硅產量分別增長104.9%、39.4%。
三、投資結構持續優化
出臺高質量做好項目工作的指導意見,強化要素保障,全省投資結構持續優化,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1—7月產業投資增長18.5%,占全部投資比重達48.9%,占比持續提高,拉動全部投資增長7.2個百分點。工業投資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增長31.6%,其中,能源工業投資增長61.7%,能源以外工業投資增長16.6%。農業投資與去年同期持平,旅游業、數字經濟投資分別增長2.6%、21.4%。
重大項目持續穩步推進。云南省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作用持續發揮,長水機場改擴建工程、滇中引水二期骨干工程等項目加快建設。1—7月,全省累計新入庫項目12188個(不含房地產開發),增長5.6%,其中,7月新入庫項目1938個(不含房地產開發),同比增加358個,增長22.7%,新入庫項目計劃總投資954.69億元。
四、消費市場穩步回升
搶抓旅游行業輻射帶動作用,以“暑期游”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大力提振消費信心,全省市場消費平穩恢復,涉旅行業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市場消費總體平穩。1—7月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限上銷售額(營業額)分別增長2.4%、7.2%、47.9%、26.7%。零售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5.0%、15.9%、13.9%,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74.8%;餐飲消費快速增長,實現餐飲收入1003.33億元、增長19.8%。
旅游業強勁復蘇。旅客發送量高速增長,完成鐵路旅客發送量5512.6萬人次、增長92.5%,尤其是7月以來的暑假游十分火爆,大理州、麗江市、西雙版納州等熱點城市高鐵票“一票難求”。旅游業復蘇拉動限上旅游飯店業和民宿服務業分別增長60.8%、65.2%,部分熱門旅游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
五、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加快推進延邊產業園建設,實施中老鐵路沿線開發三年行動,開放合作水平持續提升。
口岸貨運量持續提升。1—7月,口岸進出貨運量2628.1萬噸、增長48.8%;進出口貨值1293.7億元、增長16.3%。其中,我省企業經省內口岸進出口893.9億元、增長17.2%,占云南外貿進出口總值60.6%。
中老鐵路“黃金線路”效應凸顯。1—7月,累計發送旅客1023.4萬人次、增長112.3%;運輸貨物1108.0萬噸、增長94.5%,其中,跨境貨物運輸273.9萬噸、增長176.4%。昆明至萬象間已實現乘火車當日通達,截至7月底已發送跨境旅客4.4萬人次,跨境旅客列車通關時間由3小時壓縮至2小時。“瀾湄快線”累計開行國際貨運列車541列,其中今年累計完成275列。
開放合作形式多樣。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圓滿召開,全省搶抓盛會契機,進一步凝聚共謀發展共識,以線上線下“雙線融合”方式舉辦系列經貿活動。會議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共達成簽約項目483個,吸引線上注冊參展商27479家、采購商9425家,1000余家云企入駐“云品樂購”專區,累計實現線上銷售額2.29億元。
六、物價保持平穩可控
持續開展全省糧油肉蛋菜等民生商品和生產生活資料價格監測,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物價總體平穩可控。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總體平穩。7月全省CPI環比上漲0.3%、同比持平。食品供應充足,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1%、同比上漲0.7%,豬肉價格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2%。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6%、同比下降0.1%。由于暑假游出行熱度上升,服務價格環比上漲1.0%。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下降2.7%,汽油、柴油價格分別同比下降13.2%、13.9%。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降幅收窄。7月全省PPI環比下降0.8%、同比下降4.8%,降幅較6月環比收窄1.3個百分點、同比收窄2.2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7.5%,生活資料同比上漲2.2%。從工業行業大類同比變化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下降22.3%,降幅收窄3.4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9.4%,降幅收窄3.3個百分點。另外,煙草制品業價格、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分別上漲4.6%、1.5%、0.8%。
七、各州(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4個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曲靖市增長13.2%、麗江市增長13.0%、昆明市增長7.7%、楚雄州增長6.1%。曲靖市提升項目落地建設速度,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光伏發電項目快速完成建設和并網發電。麗江市電力生產穩步恢復,7月當月電力行業產值增長33.6%、環比提高44.8個百分點,單晶硅產值增長37.1%、環比提高36個百分點。昆明市打好現代化產業建設攻堅戰,加快推動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投產,4個集群獲評“云南省成長型制造業集群”。
11個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西雙版納州、怒江州、曲靖市、保山市、麗江市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13.1%、11.6%、8.2%、7.8%、6.0%。西雙版納州推行州級領導包??h(市)、園區和州、縣兩級領導掛鉤重大項目責任制,全力推進項目攻堅。怒江州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納入2023年省級11個重大項目開工入庫9個。曲靖市全面落實項目統籌推進“三項制度”,最大限度爭取資金支持,集中新開工項目419個。
10個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西雙版納州、紅河州、楚雄州、麗江市、曲靖市實現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15.9%、12.8%、12.6%、11.8%、11.5%。西雙版納州旅游產品不斷豐富,涉旅相關領域快速增長,公路旅客周轉量增長188.1%,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增長108.1%。紅河州通過“政策+活動”雙輪驅動促消費,堅持每月深入縣(市)指導落實政策兌現,鼓勵汽車、家電銷售企業參與省、州主題促銷活動,積極打造葡萄文化節等文旅新業態。楚雄州圍繞“2023消費提振年”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指導和鼓勵縣(市)積極開展電商直播促銷,開展“誠信經營放心消費”承諾店(企業)創建,消費環境持續優化。
總的來看,7月份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持續顯效,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全省經濟延續平穩恢復向好態勢,但是我們仍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國際國內環境復雜嚴峻,部分領域需求不足制約明顯,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
下一步,全省上下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搶抓國家加大對云南支持的機遇期,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著力化解瓶頸制約,加力助企紓困,提振市場信心,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來源:云南省發改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