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區臧家莊鎮法卷村華能福山臧家莊一期農光互補光伏項目現場,400畝的土地上剛剛種下小麥,明年6月份就能收獲。百余排深藍色的光伏電板一眼望不到頭,在陽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產生綠色電能。
板上發電、板下種植,“一地兩產”實現土地高效利用。“農作物生長需要的光與光伏發電需要的光波不同,每排光伏電板之間的間距有2米,在電板下種植適宜生長的作物,農光互補項目能夠實現發電、種植兩不誤,從而實現多種能源利用最大化。”福山光伏項目部負責人王毅介紹道:“光伏項目的建設可為農戶帶來長期穩定的‘陽光收益’預計每年幫扶380戶,戶均增收1750元。”項目自今年6月29日并網發電以來,發電量已達1086萬千瓦時?,F在已投入運行兩條線路,還有一條線路正在建設中,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約6500萬千瓦時。
“‘農光互補’既輸出了清潔能源,又拓寬了豐產增收渠道,使綠色發電與農業豐收‘兩不誤’。”福山區發改局張寶海主任表示,福山區光伏新能源發展迅速,規模日益壯大。目前,山東華電福山100千瓦時農光互補光伏電站一期50千瓦時發電項目建成并網15千瓦時;華能福山臧家莊二期100千瓦時、煙臺市福山區150千瓦時、桂冠電力煙臺福山回里150千瓦時農光互補項目已開工建設,總規模550千瓦時,市場化并網全面推進,初步實現光伏新能源梯次開發建設格局。
“煙臺華電能源福山回里光伏發電項目、華能臧家莊一期、華電一期已并網項目現均平穩運行。截至目前,福山區目前新能源并網總規模373.38千瓦時,為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張寶海介紹,下一步,福山區發改局將爭取更多項目通過省審核公示,同時推動桂冠、特變、華能市場化并網項目年內開工。
來源:大眾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