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日本經濟新聞》2月27日報道,泰國柬埔寨重啟爭議水域能源開發項目,或聯合勘探油氣資源。
泰國總理賽塔近日在曼谷會見到訪的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后表示,“雙方同意進一步討論兩國重疊海域油氣資源的聯合勘探問題。”據報道,該地區位于泰國灣中部,面積超過2.6萬平方公里,尚未進行任何勘探活動。泰國方面估計,該地區的能源儲量價值約5570億美元。
泰國和柬埔寨于2001年首次簽署協議,聯合勘探開發該地區的能源資源。后來,由于泰國和柬埔寨爭奪位于兩國山區邊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柏威夏寺的主權,雙邊關系惡化。
2008年10月,泰國和柬埔寨在國境線上發生大規模的軍事沖突。時任泰國總理阿披實在2009年單方面廢除了聯合勘探協議。
2011年2月5日,柬埔寨和泰國兩國軍隊在柏威夏寺地區再次發生武裝沖突,一度出動了大炮等重武器。最終,2013年11月11日,聯合國國際法院就1962年的裁決做出厘清,宣判柏威夏寺周圍土地的主權歸屬柬埔寨。
事后,雙方都曾試圖恢復有關聯合勘探協議的談判,但均告失敗。
報道稱,泰國現任總理賽塔與柬埔寨現任首相洪瑪奈都在去年履職,兩人正式上任后曾多次會面,這為兩國爭議水域的天然氣開發項目重新注入新的活力。天然氣占泰國能源消耗比重較大,但由于泰國天然氣儲備有限,因而不得不依賴進口。由于國際局勢變化和地區沖突頻發,依賴進口燃料的風險進一步凸顯。
泰國和柬埔寨在主權爭議水域附近有一條既有的天然氣管道,開發此處的油氣資源可以為泰國的能源安全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與此同時,柬埔寨同樣依賴水電、煤炭和從鄰國進口的能源。由于沒有燃氣發電廠或石化工廠,柬埔寨以前很少使用天然氣。洪瑪奈去年年底宣布,計劃在靠近泰國邊境的地區建造柬埔寨第一座燃氣發電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與泰國合作將會讓柬埔寨獲得比自己進口燃料更便宜的天然氣。
報道提到,泰國和柬埔寨已分別向多家能源公司授予了爭議水域的開發特許權,但他們是否能夠拋開相互競爭的國家利益、理清能源公司重疊的特許權,還有待觀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