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在之前曾經連載過三期 國網、南網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比較,今天是第四期,圍繞電力調度、電力市場、技術創新,看看在國網、南網各自出臺的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年)都怎么說。
?首先附上前三期的鏈接:
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年),國網Vs南網 (一)
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年),國網Vs南網 (二)
新能源開發、數字化轉型怎么干——國網、南網《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解讀(三)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關于電網調度轉型升級
國網:
(四)加強電網調度轉型升級,提升駕馭新型電力系統能力
11.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體系。攻克新型電力系統基礎理論和穩定機理,建設以多時間尺度、平臺化、智能化為特征的電網仿真平臺,掌握“雙高”電力系統運行特性。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故障防御體系,建設自主可控新一代變電站二次系統,推動安自裝置標準化應用,鞏固完善“三道防線”。結合IT新技術,建設“人機融合、群智開放、多級協同、自主可控”的新一代調度技術支持系統。
12.建設適應電力綠色低碳轉型的平衡控制和新能源調度體系。提高新能源預測精度,推廣長周期資源評估和功率預測技術。研究適應分布式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的負荷預測技術及標準。加強電網統一調度,充分發揮源網荷儲各類調節資源作用,保障電力可靠有序供應。2025年,省級電網負荷、新能源、分布式日前預測準確率整體提升至97%、90%、85%以上。
13.建設適應分布式電源發展的新型配電調度體系。建設貫穿國分省地縣的分布式電源調度管理系統,構建全景觀測、精準控制、主配協同的新型有源配電網調度模式。推廣5G+智能電網調控應用,滿足海量分布式電源調度通信需求,實現廣域源網荷儲資源協調控制。研究基于先進通信的配電網保護配置、主動配電網運行分析及協調控制等技術,全面升級配電網二次系統,實現方式靈活調節和故障快速隔離。
南網:
9.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智能調度體系。一是提升新能源調度運行管理能力,制定南方電網新能源調度運行管理提升工作方案,建設南方區域氣象信息應用決策支持系統、新能源運行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和綜合信息平臺;二是提升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調控能力,完成“云邊融合”智能調度運行平臺示范應用,建設網、省、地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系統調節能力監控系統、大電網頻率穩定在線智能分析系統等。
關于節能提效, 提升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
國網?:
(六)加強全社會節能提效,提升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
17.推動低碳節能生產和改造。落實國家能源雙控政策,密切跟蹤重點省份“兩高”企業調整和轉移情況,嚴格用戶并網審核,嚴禁不符合環保要求項目并網,嚴格執行差別性電價政策。開展“兩高”企業用能監測和分析,為政府監管考核提供支撐。全面實施電網節能管理,開展綠色采購和綠色建造。加強六氟化硫氣體數字化管控。
18.持續拓展電能替代廣度深度。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大力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推動1000噸及以上碼頭岸電設施全覆蓋、長江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常態化。推動燃煤自備電廠清潔替代,科學穩妥推進北方“煤改電”清潔取暖。做好充換電網絡布局規劃,形成高效、穩定、可持續的車網互動業務模式和市場運作機制。2021-2030年,累計替代電量超過1萬億千瓦時。
19.開展綜合能源服務。聚焦公共建筑、工業企業和農業農村等領域,積極拓展綜合能源實體項目和增值服務。以能效提升、分布式新能源開發利用為重點,開展樓宇建筑能源托管、供冷供暖、智能運維等業務。依托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定期向客戶推送用電能效賬單、綜合能效診斷報告。“十四五”,力爭實現10千伏及以上高壓供電客戶能效服務能力全覆蓋。
?南網:
(四)推動能源消費轉型
11.全力服務需求側綠色低碳轉型。嚴格落實國家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要求,配合國家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開展多能耦合、靈活用能的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研究與應用,為用戶提供靈活的用能解決方案,打造多能互補綜合能源服務示范項目,著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12.深化開展電能替代業務。研究在交通、工業、建筑、農業農村等領域推進“新電氣化”的政策、機制和實施路徑。在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等重點區域推廣港口岸電、空港陸電、油機改電技術,在交通領域推進以電代油,在工業、建筑等領域持續提高電加熱設備的應用比例。到2030年,推動南方五省區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至38%以上。
13.推進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深入挖掘彈性負荷、虛擬電廠等靈活調節資源,推動政府建立健全電力需求響應機制,激勵各類電力市場主體挖掘調峰、填谷資源,引導非生產性空調負荷、工業負荷、充電設施、用戶側儲能等柔性負荷主動參與需求響應。到2030年,實現全網削減5%以上的尖峰負荷。
關于開展電力技術創新,對系統運行安全和效率的支撐
國網:
(七)加強能源電力技術創新,提升運行安全和效率水平
20.實施科技攻關行動計劃。制定并加快實施“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行動計劃”,以“三加強”(加強源網荷儲協同發展、綠色低碳市場體系構建、電力系統可觀可測可控能力建設)、“三提升”(提升新能源發電主動支撐、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終端互動調節)為攻關方向,統籌推進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標準研制、成果應用和工程示范。聯合能源電力行業上下游高校院所、企業協同攻關,深化產研用協同,打造開放共享創新平臺。2021-2030年,安排研發經費投入3000億元以上。
21.加快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突破新能源發電主動支撐、智能調度運行控制、市場運營協同、多能互補運行等技術,開展多尺度電力電量平衡、源網荷儲協調規劃等理論研究,推進大容量電化學儲能、需求側互動響應、柔性輸電等技術進步和規?;瘧?,試驗示范直流組網、氫能綠色制取與高效利用、超導輸電等技術。
22.開展關鍵裝備和標準研制。制定國家電網技術成熟度評價體系,遴選出一批前景廣闊、成熟度高的新技術新產品,加快推廣應用。編制“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標準體系框架”,重點開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及運行控制、分布式新能源及微電網、新能源和儲能并網、需求響應等標準制訂。超前布局標準國際化方向。
23.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選擇西藏藏中、新疆南疆、河北張家口作為地區級示范區,重點研究送端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構建方案,推廣“新能源+儲能+調相機”發展模式。選擇福建、浙江、青海作為省級示范區,重點研究送受端大電網與分布式、微電網融合發展方案,以及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和市場機制。
南網:
(六)加強科技支撐能力
17.深入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基礎理論研究。設立重大科技專
項,深入研究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理論、源網荷儲協調規劃理論、經濟運行理論及政策,研究數字電網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體系架構、運行機理與控制理論等;深入開展系統運行控制理論研究,重點研究新型電力系統建模仿真、穩定機理、運行控制及優化調度理論。
18.加快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應用與示范。深入研究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消納技術,重點開展全時間尺度電力電量平衡方法研究,完成網、省及重點城市虛擬電廠平臺部署及應用;深入研究新型電力系統運行控制技術,重點開展新能源精細化建模與測試、頻率電壓控制、大電網諧波諧振機理及防治等技術;引導、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先進電氣裝備研究,重點開展柔性直流海上換流平臺、直流配用電裝備、先進儲能設備研制,推進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國產化規?;瘧?。
19.探索建立新型電力系統產業聯盟。以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為契機,積極推進上下游產業互動對接,建立產學研創新聯合體,探索建立新型電力系統產業聯盟,促進形成國際一流的新型電力系統相關裝備、運營、服務產業鏈,充分發揮平臺型企業優勢,將公司打造成為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產業鏈鏈長。
關于市場機制建設,電力價格形成機制
國網:
(八)加強配套政策機制建設,提升支撐和保障能力
24.推動健全電力價格形成機制。研究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新增成本和疏導問題,配合政府部門健全價格體系,按照“誰受益、誰承擔”原則,由各市場主體共同承擔轉型成本。通過輸配電價合理疏導電網建設運營成本,還原電力商品價值屬性。研究碳價體系,計算其他行業向電力行業轉移的減碳成本,推動建立向受益行業合理分攤傳導電力系統成本的機制。
25.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加快推動建設競爭充分、開放有序的統一電力市場,在全國范圍優化配置清潔能源。完善中長期、現貨和輔助服務銜接機制,探索容量市場交易機制,開展綠色電力交易,推動可再生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研究電力市場和碳市場協同機制、碳價格與電價聯動機制。建立公司碳管理體系,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拓展碳金融、綠色金融業務。2030年,初步建成適應新能源為主體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
26.構建能源電力安全預警體系。預判重點行業用電需求增長,滾動分析未來2年電力供需和電網安全形勢,及時向政府部門匯報和預警。推動建立政府、企業和社會各負其責的燃料供應儲備體系,確保極端情景下電力供應。開展客戶安全在線診斷,完善重要輸電通道、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預案,強化市場運營風險管控,建設全場景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南網:
(五)完善市場機制建設
14.建立健全南方區域統一電力市場。按計劃完成南方區域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為新能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市場支撐;推動制定適應高比例新能源市場主體參與的中長期、現貨電能量市場交?易機制,推動開展綠色電能交易,建立電能量市場與碳市場的銜接機制。
15.深化南方區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完善調頻、調峰、備用等市場品種,研究制定適應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虛擬電廠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的交易機制,有效疏導系統調節資源成本;設計靈活多樣的市場化需求響應交易模式,推動南方五省區完成需求響應市場建設,促進用戶側參與系統調節。
16.推動建立源網荷儲利益合理分配機制。研究優化電力市場價格機制、儲能價格機制、輸配電價機制,充分利用未來新能源發電成本下降空間,研究電源、電網、儲能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合理疏導調節資源和輸配電網成本;推動建立健全峰谷電價、尖峰電價、可中斷負荷電價等需求側管理電價機制,激勵用戶側參與系統調節;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落地,做好政策實施的執行保障。
結合前三期,加上本期,已經對比了國網、南網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中的8個重點任務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