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市場研究

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虺?0萬億 數字經濟未來發展有五大關鍵點

財聯社發布時間:2023-03-01 12:30:07

  數字經濟上升到頂層設計!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從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要素、平臺經濟、數字技術等方面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作出全面布局。受消息提振,在2月28日數字經濟相關概念股走強,通信行業龍頭中興通訊、中國電信等放量大漲。

  如何從產業革命視角剖析數字經濟的重大意義?如何看待數字經濟未來發展空間?如何發掘數字經濟產業鏈投資機遇?在由上海交大安泰深圳校友會主辦、上海交大深圳行業研究院作為指導的“大家論壇”上,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武超則系統分享了數字經濟時代的投資圖譜。

  對于數字經濟未來發展趨勢,武超則提到了五大關鍵點。

  一是全產業從“信息化、網絡化”走向“數字化、智能化”;

  二是投資重點從“新基建”走向“新應用”;

  三是產業鏈價值從“終端”走向“云端”;

  四是應用重點從“TO C”走向“TO B”;

  五是供應鏈從“效率”優先走向“安全”優先。

  武超則同時提到,在此過程中,數字經濟的“新基建”領域將首先受益,未來數字經濟的應用將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汽車行業、能源行業、高端制造、軍工行業、金融行業及現代生活服務行業均將迎來“新業態”,產業鏈結構和估值體系也將迎來“重塑”。

  數字經濟與互聯網經濟存在本質區別

  武超則首先對數字經濟的政策情況進行了梳理。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數字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正式出臺。

  根據《規劃》,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提升至10%,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45%。透過產業革命視角來看數字經濟,尤其站在當下時點,數字經濟與此前的互聯網+或互聯網經濟到底有什么本質不同,到底是新瓶裝老酒,還是確實稱得上為劃時代的意義?數字經濟將對哪些應用領域領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從地位上來看,武超則認為,數字經濟的影響不亞于第二次工業革命;而從體量上來講,它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是相當的。對于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經濟,武超則認為,兩者存在本質不同,一是前者的體量應該大于后者;二是影響范圍,互聯網更多是對to C端的輻射,而數字經濟除了to C之外,更在to B端/生產端帶來全方位的變革,對業態的影響更為深遠。

  此外,武超則也提到,“數字經濟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也證明了它與互聯網經濟存在本質區別。”如何理解這一定義?武超則以石油作類比,“數據也將成為像石油一樣的生產資料,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并衍生出像石油化工時代一樣的數據大時代。最近大火的AI就是讓數據要素轉變為生產力的超級生產工具,進一步加速社會對數據的挖掘及應用速度。”

  往后看,數字經濟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武超則對此的觀點是,無論先進的工具或是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最終的目的一定是要產生新的生產力。“其實互聯網經濟到了后期,更多是聚焦在處理生產關系,可能并沒有解決生產力/供給端的問題,也就是沒有從源頭上創造出更好的有生命力的產品,但未來所謂科技向善,最終還是要回歸于服務人類,讓公平和效率更加統一,這也是未來數字經濟在應用上與過去互聯網時代的根本差異。”

  “數據”及“算法”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特征

  2018年至2030年是信息化、網絡化到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歷程,那么從產業端看,未來會繼續朝著什么方向演變?武超則結合過去40年IT產業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梳理。

  武超則認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特征是“數據”和“算法”,數字化的發展是雙向的,未來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數字化企業,智能化是最終目標。從時間上看,數字經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PC階段,移動互聯網階段以及智能時代。

  武超則認為,1980年到2000年基本上可以稱作是PC時代,通過信息化對人的連接來獲得主要的新的生產力。而2000年到2018年,全球基本上就進入了從2G、3G到4G的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通過移動網絡誕生了一批O2O的爆款應用。而2018年這一年對于全球科技尤其是中國科技發展稱得上是劃時代的意義,包括底層的新一輪終端的智能化已經開啟,而新一代的網絡升級到了5G時代,智能化、數字化的時代正在來臨。

  進一步來看軟件應用層面,3G時代誕生了阿里、騰訊,4G時代誕生了抖音、快手,那么5G時代會誕生什么?用武超則的回答來說就是,“各個行業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這就意味著,這它不太可能是單一技術的變化,而是需要復合因素的創新以及多場景的交疊等等。”

  事實上,進入2018年以后,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網絡,包括擁有160萬個基站,占全球60%的比重,云端服務器及算力的投入非常高?;诖?,武超則認為,未來在技術領域,下一輪商業模式或應用創新時代的來臨,已是指日可待。這一過程中,數據作為基本要素,會進一步促進技術端與實體經濟的融合。

  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虺?0萬億

  那么橫向對比來看,數字經濟的發展有哪些海外經驗值得借鑒?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但各國數字經濟發展仍取得了明顯成效。

  武超則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美國數字經濟規模蟬聯全球第一,達到12.34萬億美元,中國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地位,規模達到4.73萬億美元,德國、日本、英國、法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分別達到2.40萬億美元、2.29萬億美元、1.73萬億美元和1.15萬億美元,位列第三至第六位。韓國、印度數字經濟規模較大,超過5000億美元。加拿大、巴西、意大利、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規模也都超過1000億美元。

  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來看,武超則發現,發達國家數字經濟的比重多在半數以上,比如英國、美國、德國數字經濟在GDP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英國數字經濟GDP占比達到61.2%,美國占比為60.2%,德國占比為60.0%。位列前三位。韓國、日本、愛爾蘭、法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40%,新加坡、中國、芬蘭、墨西哥數字經濟占GDP比重也都超過30%。

  那么問題是,盡管互聯網公司數量不占優勢,但為何發達國家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會在半數以上?武超則認為這其中的關鍵在于產業的數字化程度,即to B的數字化能力更強。

  反觀中國2023年5-5.5%的GDP增長目標,武超則認為數字經濟很大程度將貢獻非??捎^的GDP增量。她進而提到,當前中國GDP增速和數字經濟規模增速均顯著高于大部分發達國家,后續大概率維持。疫情沖擊之后,中國經濟加快轉型,數字經濟迎來快速發展期,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中國GDP增速回落在2021年反彈至8.1%之后逐步回落,經濟轉型和穩增長尤為關鍵。這背后,數字經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結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主要指標,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45%。參考發達國家,武超則認為,假設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逐步提升到40%-50%左右,則保守估算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60萬億元。

  結合海外發展情況,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能從哪些方面借鑒參考?武超則提到了六大方面。

  一是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避免盜版對數字經濟的損害,鼓勵創新;二是重視戰略規劃,從政策規劃層面大力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培養重點方向;三是加強法律建設,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促進和保障數字信息產業健康發展;四是擴展應用領域,促進實體經濟:提高數字信息產業在社會層面應用,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五是重視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六是發展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寬帶基礎設施等普及數字經濟,縮小數字鴻溝。

  國產化和智能化是云化最關鍵要素

  數字經濟由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有機結合而成,現階段做好產業數字化是全面建設數字經濟的基礎。在武超則看來,數字產業化就好比冰山一角,而產業數字化就是水面下的冰山。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白皮書,數字經濟的構成包括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A的數字產業化(1.0) 主要是狹義的信息產業范疇,業態包括數據基礎設施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通信業、軟件服務業等;基礎的數字產業化相對完善后,開始催生傳統產業的產業數字化一一比如,交通+數字化演變為智慧交通,制造業+數字化演變為智能制造等。

  武超則提到,在傳統產業數字化進程達到一定規模的情況下,數字經濟將逐漸邁向數字產業化2.0時代,產業數據作為資源要素進行橫向賦能與縱向一體化賦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對此,她的研判是,國內信息技術產業蓬物發展,數字經濟的發展已從數字產業化1.0時代邁入大力發展產業數字化的階段,現階段,只有做好各領域的產業數字化工作,才能為全面實現數字經濟,進入數字產業化2.0時代打好基礎。

  此外,據武超則分析,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信號是,從終端到云端,云和網絡將成為基礎設施,數據和算力將成為核心生產要素。“盡管這兩年看到的硬件創新,更多來自于光學、顯示技術,但實際上計算機的能力在云端的映射反而越來越重要,甚至整個產業價值都在往云端遷移。”武超則表示。

  基于此,武超則也強調了對云化的看好,她認為云化是數字化的前提和基礎,國產化和智能化是兩個最重要的趨勢。體現在產業需求端就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通過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客戶體驗再造、業務流程重構和組織機構重組,以實現企業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

  “不妨把云化的產業鏈投資機遇看作是倒金字塔的結構,越往基礎設施的部分是越集中,中間層(云安全、數據安全、態勢感知)到應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基本上是處于百花齊放的特征。”武超則表示。她同時提到,云計算將是中長期產業主線,涉及產業鏈環節較多,供應商也較多,她建議是重點關注ICT設備供應商、光模塊供應商、IDC供應商、云服務提供商及安全服務供應商。

  更看好未來to B端的投資機會

  隨著應用層面逐漸從to C到to B過渡,數字經濟將與傳統經濟實現雙向奔赴。從投資視角來看,在to B、to C和to H端,武超則更看好的是to B端的機會,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工廠、智能電網等等。

  此外,隨著芯片短缺逐步緩解,2022年起物聯網連接數有望恢復高增,預計2025年loT連接數將達到271億個,2022至2025年CAGR將達到22%。loT連接數爆發之下,武超則認為,汽車、家居、穿戴設備、工業設備智能化率大幅提升。

  5G的應用方面,武超則認為中前期可重點關注to C場景,后期重點關注to B場景。5G中前期,受技術及標準成熟度影響,5G最快落地應用可能主要是2C場景如云VR/AR、超高清流媒體 (元宇宙);5G后期,重要應用場景可能是“物聯網”包括網聯無人機、智能車、智能制造、安防監控、云端機器人等。

  文章來源:財聯社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