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透露,截至2023年9月,我國有效發明專利和商標擁有量分別達到480.5萬件、4512.2萬件;2022年著作權年登記量達635.3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達到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數字資源、數字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愈發凸顯。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為127.3萬件。其中,2022年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29.6萬件,占國內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42.6%。自2016年起,年均增速為22.6%,是同期國內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年均增速的1.5倍,專利創新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此外,來華申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的國外企業數量穩步提升,由2016年的6418家增加至2022年的7613家。截至2022年底,來自95個國家(地區)的權利人在華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32.7萬件,反映出國外相關企業對我國數字經濟市場的高度重視。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佘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