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企業管理

一體四翼齊發展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3-01-03 14:19:59  作者:孫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國有企業的戰略定位,堅定成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2022年,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突出“一體四翼”戰略統領作用,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深入推進“一體四翼”各項業務提質升級,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聚焦主責主業

  推動電網轉型升級

  電網業務是公司的主導產業和主營業務。2022年,公司大力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抓好規劃前期工作,加快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服務新能源發展,穩步推進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奮力當好國民經濟“壓艙石”。

  公司始終堅決扛牢電力保供首要責任,加強電網運行監控,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強化重點輸電通道巡檢和設備運行監測,堅決守住大電網安全生命線和民生用電底線。公司圓滿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黨的二十大等重大保電任務,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電力保障,高效組織重慶森林火災、四川瀘定地震等突發事件的電網搶修工作,保障了電力可靠供應。

  2022年12月30日,“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工程——±800千伏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式投運。金沙江上白鶴灘水電站的清潔水電被源源不斷送往浙江,進一步保障華東地區電力供應,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能。今年,多項電網重點工程高質量建成并投入運行——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閩粵聯網等一批工程投產,助力跨區跨省電力資源輸送;河北雄安新區首座新建500千伏變電站雄東變電站投運,保障雄安地區發展用電;吉林敦化、黑龍江荒溝、安徽金寨等抽水蓄能電站投產,蘇洼龍水電站500千伏送出、文登抽水蓄能500千伏送出等一批清潔能源送出工程建成,服務各類清潔電源能并盡并;川渝聯網等一批工程開工,電網建設蹄疾步穩……

  一年來,公司持續完善核心骨干網架,發揮大電網優化配置資源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能;建設堅強智能城市配電網,實施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服務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和“一帶一路”建設。目前,公司經營區跨區跨省輸電能力超過2.5億千瓦。

  電網數字化轉型也持續加快。公司加快建設現代智慧配電網,持續提高電網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滿足分布式能源發展和各類電力設施便捷接入需要。目前,公司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平臺,平臺入選“零碳中國”十大創新技術且位列第一,累計接入新能源場站超過330萬座;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形成覆蓋中國176個城市的“十縱十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實現經營區5.7億電力客戶智能電能表全覆蓋和用能數據實時自動采集。

  強化“四翼”協同發展

  深化提質增效

  金融業務、國際業務、支撐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動公司發展質量效益提升的重要力量。2022年,公司穩健運營“四翼”業務,強化各板塊間的資源共享,提高協作效率,形成優勢互補、相互支撐、相互賦能的格局,將公司技術、產能和市場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聯合國網英大碳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依托“電e金服”平臺構建“碳能力評價”模型,聯合金融機構推出“碳e信”“智網減排貸”等碳金融產品;英大集團推廣應用“保險+保理”“保險+租賃”“供電+能效+保險”等多元綜合金融服務形式……一年來,公司深化協同、穩健經營、防范風險,推進金融業務數字化轉型,開展綠色金融和碳金融創新,促進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實體企業發展。目前,“電e金服”已幫助產業鏈上下游獲得普惠金融服務金額超過3000億元。

  印尼高級智能計量系統項目簽約,深化推動中印兩國能源電力合作;土耳其凡城600兆瓦背靠背換流站工程投運,有效提高當地居民用電可靠性;公司成功中標德國BorWin6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項目換流站合同,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和直流換流閥等高端電氣設備首次進入西方發達國家市場……一年來,公司穩步推進國際市場開拓,穩健運營境外項目,穩妥推進工程履約,以更高質量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目前,公司已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意大利等10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投資和參與運營13個能源網項目,境外資產總額超過3462億元人民幣,境外項目保持穩健運營、全部盈利。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布局公司戰略、經營與財務管理、運營管理等領域,高水平支撐公司改革發展,布局“雙碳”、新型電力系統、能源電力規劃等領域,在重大問題分析、重要政策制定中作出智庫貢獻;公司加快推進供應鏈數智化轉型,升級構建“五E一中心”一體化供應鏈平臺,形成了具有國網特色的“三鏈一圈”新業態……一年來,公司深化集團化運作,推進前瞻技術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設,加快一流智庫體系建設;深化現代智慧供應鏈等平臺運營,降低綜合物流成本;鞏固資源盤活長效機制,支撐產業的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提出“感-傳-算-能”智能感知技術體系,研制的26種新型電力傳感裝置在天津、上海、江蘇等14個省份應用,累計產生經濟效益超41億元;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不斷做大北斗、數據中心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人工智能、5G等技術在新場景、新領域的推廣應用,形成了變電區域智能巡檢、輸電線路可視化等系統電力應用解決方案……一年來,公司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軟硬件、芯片、5G等業務市場開拓有力,綜合能源、電子商務、芯片3項業務營收規模突破百億級。

  挖掘要素潛力

  提升價值創造力

  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2022年,公司緊扣“一體四翼”發展布局,充分挖掘各類要素潛力,鞏固存量市場,拓展增量市場,努力為經濟增長多作貢獻。

  公司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積累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公司聯合企業、高校、社會組織共同發起成立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聯盟,發布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行動計劃2022專項重大科技項目,安排研發投資2億元。公司加強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攻關,加快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推行“揭榜掛帥”、項目總師、容錯糾錯三項科技攻關機制,建立三項人才激勵制度,創新建立中國電科院院士和國家電網首席專家制,在直屬科研單位全面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建設一批雙創示范中心和雙創科技園,打造了線上線下兩大平臺,在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評估中獲企業示范基地第一名。

  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研發變壓器智能內檢“機器魚”,大幅提升變壓器檢修質效;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初步建成基于能源大數據的遼寧省碳結構監測平臺,實現碳排放監測分析和態勢感知;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全面完成公司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計劃和“1025專項”行動任務,推動電網關鍵裝備國產化替代;國網區塊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首筆國際綠證交易業務達成,推動構建國際綠電市場……公司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91項,專利申請量和累計擁有量連續11年排名央企第一,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原創成果。

  數據資源價值也進一步發揮。一年來,公司加強數字化建設統籌、大數據應用和數據管理,在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支撐、企業中臺建設運營、數據增值服務等方面取得實效。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規范有序推進,數據中臺應用深化,數據產品開發加快,電力大數據在碳排放監測、污染防治等領域的應用更加深入。

  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需要營造良好環境。聚焦痛點堵點,公司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深入推進“改革實效年”相關工作,統籌電力改革、國企改革和公司內部改革,推動各項改革攻堅突破、落地見效。公司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任務,深化電力中長期市場連續運營,完成芯片、綜合能源服務、電動汽車服務、基礎資源共享應用業務管理體制調整,推進總部“三項制度”改革,高質量推進崗位和薪酬套改、績效管理,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同時,公司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深入推進管理提升行動、創建示范行動和價值創造行動,持續增強行業影響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扎實做好主責主業,協同發展“四翼”業務,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公司始終貫徹好高質量發展這個鮮明主題,緊扣“一體四翼”發展布局,科學規劃、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在公司廣大員工勇于拼搏、創新創效的努力下,電網和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凝聚,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國網力量持續增強。(記者 孫珂)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