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注意盯一下現場安全,站里的設備不能有差錯。”10月23日,在北京220千伏張儀變電站舊設備拆除現場,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六里橋運維班副班長潘振東向運行人員強調安全注意事項。日前,220千伏張儀新站已完成小型化改造,投入運行。該公司作業人員在站內陸續開展舊設備拆除等基建收尾工作。
在220千伏張儀變電站內,北京電力檢修公司作業人員拆除電流互感器引線。張笑譚 攝
當前,北京電網秋檢各類檢修、基建、改造、業擴工程作業均進入高峰期。為確保各類作業現場安全,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壓實各級安全責任,強化風險防控,確保“四個管住”落地見效。針對高風險作業現場,該公司落實“三會三措”及現場把關制度,加強全過程監督,推進管理和技術創新,確保安全生產態勢平穩。
張儀變電站始建于1996年,在本次改造之前為220千伏負荷站。根據北京電網整體發展規劃,原張儀變電站改建為220千伏樞紐站,以更好地滿足遠期周邊地區負荷增長和網架調整需求,提高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張儀新站切改送電方案復雜,持續時間長,涉及3個220千伏變電站4條線路、3個110千伏變電站6條線路及6路10千伏出線。在改造過程中,北京電力檢修公司在施工手段創新和新技術應用上發力,提升檢修質效與設備運行管控水平。
“這個位置原來是我們放置預制艙的地方。這次改造,我們應用了預制艙式110千伏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GIS)設備,確保在施工過程中不影響所處區域的正常供電。”北京電力檢修公司運檢部管理人員魏曉明介紹。在張儀變電站改造期間,該公司首次應用預制艙臨時搭建室內GIS間隔,為被改造設備臨時接線,保證設備不間斷運行。
今年,國網北京電力提升變電專業設備改造及管理水平,“一鍵順控”技術改造就是一項重要舉措。變電站“一鍵順控”是利用程序化控制模塊,對倒閘操作票和操作程序進行描述,將傳統人工倒閘操作模式轉變為從操作票擬定到執行全過程自動的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與準確率,降低設備和人員風險。“張儀新站是北京電網首個完全應用‘一鍵順控’的220千伏樞紐站。以前運維人員開展倒閘操作時要穿梭于設備區、主控室等區域,現在他們只需要點一下鼠標就可以完成倒閘操作。”北京電力檢修公司變電運維管理專責任彬介紹。
與此同時,在220千伏高麗營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改造現場,變電工程專業人員更換端子箱,變電二次專業人員調試二次線……本次改造于今年4月份啟動,計劃于明年完成,改造后該站二次設備及回路可進一步升級,數據報送的準確性和精度大大提升。
走進高麗營變電站主控室,一面寫有風險提示的電子看板呈現在眼前。變電運行、變電一次、變電二次等專業人員會定期將風險提示及關鍵措施上傳至電子看板,并根據作業變化情況實時更新。“本次改造工作是逐一間隔開展的,存在新、老監控系統并行的情況。為了確保操作準確,我們將改造與未改造的設備分類貼簽管理,確保改造工作與常規運維工作互不影響。”高麗營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改造運行專業現場負責人于海濤介紹。
據統計,僅9月份北京電網主網秋檢任務就多達116項。針對秋檢期間工作計劃激增、現場風險高、多專業管控難度大等情況,國網北京電力統籌計劃管理,組織北京電力檢修公司等單位依托生產管理數字化全景平臺,創新開發計劃管理模塊,對所有計劃實行智能平臺線上管理。這不僅提升了生產計劃的合理性、科學性和準確性,還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管理效率。(孫憶萌 朱春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