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輕輕飄過鐵貫山,我們走在放學的路上,唱起我們心中的歌謠,等待我們美好的明天……”這首《美麗的家園》是河北省阜平縣南莊鎮馬蘭村村歌。4月的馬蘭村乍暖還寒,鐵貫山腳下,孩子們的歌聲伴著胭脂河水在山間回響。
馬蘭村位于阜平縣西部山區。鄧小嵐是河北阜平馬蘭小樂隊創建人、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領隊。2004年退休后,鄧小嵐來到馬蘭村,專門教孩子們唱歌,為他們舉辦音樂節,帶著一批又一批山里孩子走出大山。2022年,合唱團的孩子們登上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舞臺。
4月14日,馬蘭小學課間玩耍的孩子們看到電力“紅馬甲”叔叔們來檢查設備,笑著和他們打招呼。“現在孩子學習條件比以前好太多了,寬敞明亮的多媒體教室、食堂的營養餐,還有支教老師經常來給孩子們上音樂課。”馬蘭小學校長袁心順說。
孩子們的音樂夢要從十年前說起。2013年8月,第一屆馬蘭兒童音樂節在馬蘭村拉開帷幕。當時,阜平縣供電公司接到為演出現場用電架設線路和變壓器的任務。該公司馬上組織城南莊供電所員工勘查現場,規劃線路走向。經過勘查,該供電所員工發現最近的電源點到演出現場有2.5千米,整條分支線路和電桿全部需要建在山上,架設難度可想而知。
“由于時間比較緊,我們供電所組織了40多名人員日夜奮戰,僅用7天就完成了線路的全部架設,如期送電。晚上,舞臺燈光亮起來的時候,聽到孩子們在舞臺上唱歌,真是說不出來的感動。”城南莊供電所員工李雪煒至今記憶猶新。雖然當時他和同事們忙著保電,沒有顧得上看演出,但他一直記得孩子們的歌聲。
2021年10月,一座“月亮舞臺”在馬蘭村建成。為滿足舞臺建設及演出的用電需求,阜平縣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將舞臺所在臺區的變壓器增容至200千伏安。
“我們的音樂夢想實現了,我們的家也變美了,爸爸媽媽也回來工作了。”馬蘭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耿浩然說。耿浩然曾一直跟著鄧小嵐學習彈奏吉他。2019年,馬蘭村實現全村整體脫貧,耿浩然跟隨父母易地搬遷住進了新家。“以前我們家住的是土房子。那時候最怕過冬天,冬天屋里特別冷,要燒煤爐子取暖、做飯?,F在我們冬天用空氣源熱泵取暖,很暖和,出門上下樓有電梯,村里產業發展起來了,不用出去打工,錢掙得也不少。”耿浩然的母親穆紅英說。
2018年,耿浩然的父母結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村里承包了食用菌大棚,還搞起了蜜蜂養殖,一年下來兩座大棚的收入能有四五萬元,蜂蜜可以賣到距離小區不遠的天津中發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阜平分公司。
4月14日,中發蜂業生產車間里,蜂蜜灌裝流水線一片繁忙。城南莊供電所員工正忙著為企業檢查二期廠區設備的用電情況。
中發蜂業是馬蘭村重點引進企業。2022年5月,中發蜂業負責人看好馬蘭村蜜蜂養殖的優越條件,在馬蘭村投產一期廠區,主要進行蜂蜜原漿的殺菌提純。“我們廠的工人主要是馬蘭村村民。村民自己采的蜜在我們這里用機器進行提純和分裝。電鍋爐、恒溫庫和中央空調等是主要耗電設備,一期廠區月均用電量大約1.2萬千瓦時。”廠區負責人李揚介紹。
隨著生產規模逐步擴大,中發蜂業用電負荷也不斷增長。今年1月,企業二期廠區250千伏安專用變壓器安裝投運,保障廠區蜂蜜深加工的生產需求。城南莊供電所員工在一次走訪中了解到企業新增的用電需求,便很快把增容提上日程,計劃在5月初把企業一期廠區所在臺區的配電變壓器增容至200千伏安。
“2012年,我們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只有1200元,2022年有12000多元。馬蘭村越來越有名氣了,我們下一步還要大力發展旅游業,我相信以后日子會越來越好。”馬蘭村黨支部書記孫志勝說。(記者 石靜 通訊員 張美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