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政策動態

光伏4500萬千瓦!《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正式印發

電力網發布時間:2022-03-31 09:43:30

各盟市能源局、有關盟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局),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發展改革委,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和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兩率先、兩超過”目標,根據《“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有關要求,我們組織編制了《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F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2022年3月28日

《規劃》內容摘要如下:

“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主要目標:

(一)安全保障能力穩固提升。全社會用電量達到 5220 億千瓦時左右,年均增長 6%左右。積極推動電力需求側響應機制建設,力爭形成占全社會最大負荷3%的需求側響應能力。發電裝機總規模約 2.71 億千瓦,煤電裝機在1.33億千瓦左右。“十四五”爭取國家規劃新增支撐保障型煤電 900 萬千瓦。其中,自用煤電 500 萬千瓦,外送煤電 400 萬千瓦。

(二)清潔低碳轉型加速推進。新能源裝機規模達 1.35 億千瓦以上。其中,風電裝機 8900 萬千瓦左右,光伏發電裝機 4500 萬千瓦左右,光熱發電裝機 60 萬千瓦左右,生物質發電裝機 80 萬千瓦左右。抽水蓄能開工建設 120 萬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0%左右,新能源裝機比重超過 50%,新能源發電總量占總發電量比重超過 35%。

(三)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地位進一步夯實。規劃建設跨省區

電力外送通道,全區外送電能力達到 7800 萬千瓦左右。新增外送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原則上不低于 50%。

(四)能源效率大幅提升。新能源合理利用率達到 90%以

上,全區機組平均供電煤耗降至 305 克標煤/千瓦時,線損率降至 3.5%左右,力爭對 3000 萬千瓦左右煤電機組開展靈活性改造。

(五)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大規模儲能、柔性輸電等重大關鍵技術加速應用,全區新型儲能規模達到 500 萬千瓦以上。智慧電廠、虛擬電廠等新業態新模式示范應用。

(六)民生保障能力穩步增強。城鄉居民生活人均用電量提 高到 900 千瓦時以上,城市配電網和農村電網實現供電基本服務 便利化,城鄉居民供電可靠率達到 99.92%。力爭建成充換電基礎設施 4 萬個左右。

(七)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建成以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補充的電力市場模式。2025 年,電力市場化交易電 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超過 50%。形成適應高比例新能源發展的 電價機制。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獲得電力”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八)加快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堅持集中與分布并舉、就地消納與遠距離外送并舉、單品種開發與多品種協調并舉、單一場景與綜合場景并舉的原則,改革新能源匯集和電力分配方式,打破縣市界限,合理確定新能源新 增裝機規模,加快推動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落實完成國家 下達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到 2025 年,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 8900 萬千瓦,光伏累計裝機規模達 4500 萬千瓦。

(九)推進新能源基地化建設。加快推動大型沙漠戈壁荒漠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在新能源資源稟賦較好,具備持續整裝開發條件地區,推動新能源發電基地化、規?;_發,打造蒙西、蒙東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充分利用邊境沿線、戈壁荒漠地區豐富的風能資源,在阿拉善、巴彥淖爾、包頭、烏蘭察布、錫盟等邊境地區建設一批大型風電基地。在鄂爾多斯、阿拉善、巴彥淖爾等地區推進光伏治沙基地建設。利用鄂爾多斯、通遼、烏海、阿拉善、巴彥淖爾、包頭等周邊地區采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等閑置土地,有序推進集中式光伏礦區治理基地建設。優化提升存量通道 輸電能力,加快推進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

(十)加快新能源分布式開發利用。優先在風能資源優越、土地資源緊缺、靠近負荷中心地區發展分散式風電。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推進農村牧區分散式風電開發。推動光伏發電與建筑、農業、交通、通信等領域融合發展,開展“千家萬戶沐光計劃”、 光伏建筑一體化、風光農牧互補綜合能源建設、綠色交通建設、整縣(旗、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等。積極推動分布式光伏與儲能、微電網等融合發展。到 2025 年,累計建成分散式風電項目約 400 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約 600 萬千瓦。

(十一)提升存量通道輸電能力。加快錫盟、蒙西、上海廟等基地外送通道配套煤電電源及送出工程建設,著力提升輸電通道利用效率。加快錫盟至山東、錫盟至江蘇、上海廟至山東、扎魯特至青州特高壓輸電通道配套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設進度,力爭 2025 年前建成投產。統籌處理好自用和外送支撐能力關系,提前謀劃中長期電力供應保障方案,確保西電東送可持續性。

(十二)提升存量通道新能源外送規模。在保障存量通道外送電力、電量穩定供應基礎上,提升外送電量中清潔能源比重。結合新能源資源條件、互補特性和市場需求,按照“風光火儲一體化”的多能互補發展模式,將蒙西至天津南、托克托、岱海、上都、伊敏等純煤電外送通道改造為高比例新能源外送通道。結合通道送電能力、配套煤電調峰潛力、受端綠色電力需求,研究提升上海廟至山東、錫盟至山東、錫盟至江蘇等輸電通道新能源外送規模。

(十三)新建高比例新能源電力外送通道。在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積極探索增量“風光(火)儲一體化”建設,規劃建設蒙西至京津冀±660 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等高比例新能源電力外送通道,優先利用新能源電力,優化配套儲能規模,新增外送通道可再生能 源電量占比原則上不低于 50%。結合柔性直流、儲能、光熱等技 術發展,研究論證蒙西地區高比例新能源基地開發外送工程。

(十四)因地制宜推廣清潔電取暖。堅持“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熱則熱”“以供定改、先立后破”原則,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 改造,穩妥推進“煤改電”。堅持聯保聯供,加強產供需監測, 加大配電網改造力度,全力保障取暖能源穩定供應。推廣蓄熱式 電鍋爐、熱泵、分散電采暖。開展綠色社區建設行動,在機關、 學校、醫院、博物館等大型公共建筑,推廣應用熱泵、蓄熱電鍋爐、太陽能集中供熱。在呼包鄂推進清潔供暖示范城市建設,在蒙東地區加快探索高比例清潔能源電供暖發展模式。到 2025 年,呼和浩特、包頭、烏海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 65 蒸噸燃煤鍋爐,推動 65 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主城區清潔取 暖覆蓋率達到 90%。

(十五)推進工商業領域電能替代。持續拓寬電能替代領域,加快提高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選擇部分重點工業園區,實施能源綜合 利用升級改造試點,打造“統一供應、多能協同、梯級利用”的 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園區,實現冷、熱、電、氣、汽等用能需求集中供應。開展工業電能替代示范,推進工業電鍋爐、電窯爐、熱泵應用,推廣新增熱負荷電能替代。在采礦、食品加工、設備制造等領域推廣使用高效電動工具,實現電能高效利用。在餐飲領域,推進沿街商鋪“瓶改電”,建設全電食堂和全電街區,支持電能用戶參與電力市場。

“十四五”期間,全區電力投資總規模約 7000 億元。其中,煤電投資約 1000 億元,電網投資約 1000 億元,可再生能源及儲能投資約 5000 億元。

 

附件下載: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pdf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