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企業報道

協鑫能科移動能源戰投部總經理楊而立:協鑫能科邁進數字能源產業

證券日報發布時間:2023-07-31 11:04:44  作者:王麗新 陳 瀟

  7月27日,《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3清潔能源科技資本論壇”在京舉辦,協鑫能科移動能源戰投部總經理楊而立分享了協鑫能科在這場新能源盛宴中獲得的機遇以及未來的挑戰和方向。

  “協鑫能科產業圍繞源網荷儲算一體化布局,與國家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目標高度協同。一方面,作為協鑫能科業務的基石,清潔能源裝機規模將會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另一方面,協鑫能科戰略重心已經逐步轉向以移動能源、儲能和算力為中心的數字能源產業。”楊而立表示,通過兩年的積累,目前協鑫能科已在全國投運超百座換電站,今年與華為合作推進超充之都建設,深入交通領域電動化的負荷消納。在儲能業務方面,協鑫能科2016年就已經開始開展儲能業務,今年重點在江蘇、廣東、浙江、河南等地大規模開展電網側儲能以及工商業儲能的開發工作,同時協鑫能科自研的儲能材料已經投產,今年高循環次數的儲能產品也將問世。算力方面,協鑫能科已經持有了算力卡資源,同時跟蘇州等地方政府和華為等企業完成簽約合作,共同投資運營智算中心,這也是協鑫能科開始涉足進入算力領域的具體實踐。財務表現方面,剛剛在深交所批復同意發行的可轉債,都將投入相應的戰略領域。

  “在協鑫集團33年的發展歷史中,主要是以能源生產和材料科技見長,如今的協鑫能科,肩負著傳承的重任,在整個協鑫集團上市公司體系中的定位是把協鑫在能源端的優勢和材料端的優勢逐步往下游去延伸,所以除了清潔能源發電這一端,我們的戰略重心已經往市場端、場景端轉移,很多新產業新形態在協鑫能科得到了發展和應用。”楊而立如是稱。

  而對于市場關心的換電站投資收益能否滿足預期的問題,楊而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換電站收益能否滿足預期,不源于換電站本身運營,而源于換電站的車站比能不能達到預期,很多提供換電服務的企業沒有參與到前端的運力端,進而沒有辦法掌控前端,導致很多換電站的盈利財務表現不如預期。楊而立表示,為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協鑫能科在市場開發上采取合作共贏的策略,推動區域合伙人與眾多優質的物流企業合作,通過股權投資的形式,彌補物流端、運力端包括貨主端的短板,不僅為協鑫能科輸送更多的業務場景,實現核心產品的銷售,同時助力物流企業實現轉型,提升競爭力,獲取跨行業的股權投資收益,真正打通交通領域電動化的痛點。

  楊而立表示,協鑫能科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主要來自于完善的解決方案和扎實的供應鏈。依托整個協鑫集團的資源優勢,協鑫能科可以為客戶提供涵蓋光、儲、充、換、售以及算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針對不同業主、不同場景的需求提供菜單式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協鑫能科基于電港研究院、儲能生產基地、軟控研究院的研發制造體系,扎實地做好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隨著換電站逐步走向線上值守和無人化、充電倍率不斷提升,儲能高循環產品的部署推廣以及共享平臺的整合應用,整個光儲充換的投資收益將迎來跨越式的提升,真正形成協鑫能科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品供應鏈體系。

  楊而立表示,2023年,協鑫能科重點圍繞三大產業發力,其中移動能源主打效益+兼容,通過新型的合作模式,提升運營效率,提高站端收益,讓投資人認可商業模式,同時繼續抓好一站兼容和一包兼容,提升產品競爭力;儲能主打規模+產品,抓好高循環次數的儲能產品生產以及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開發投資;而“對于算力,兩個關鍵詞則是跨越和引領。”楊而立表示,盡管在算力領域是新兵,但協鑫能科作為能源企業希望通過投資建設智算中心,成為先行者,讓傳統產業插上算力的翅膀。

  “我們將發揮民營企業的優勢和特點,以高精尖技術來打造算力和儲能共同加持的新型電力系統,促進能源行業更高效、更安全、更緊密的連接和運轉。”楊而立如是稱。

  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陳 瀟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国产泄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伊人久久东京av|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