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山東濟南供電公司建設部專工范國琛應用“三體——基于電網信息模型(GIM)融合的工程計劃預警機”系統,查看了220千伏高官寨變電站的建設進度。通過系統反饋的數據分析,他發現變電站的鋼結構吊裝進度滯后,需要按照計劃加快作業,確保項目施工進度?!叭w——基于電網信息模型(GIM)融合的工程計劃預警機”系統由濟南供電公司創新攻關團隊自主研發。
以往,濟南供電公司工程建設管理人員檢查輸變電工程建設進度時,多采用電話溝通、現場檢查等方式獲取和判斷施工現場情況,檢查效率較低且缺乏精準分析,可能會影響建設資源配置和施工進度。
2021年3月,濟南供電公司組織建設、設計等專業的10名技術人員組成創新攻關團隊,研制一種基于GIM融合的工程建設計劃預警系統。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建設部、山東經研院和山東電力建設公司的幫助下,創新攻關團隊經過多次討論研究提出了“AI+GIM”融合技術方案。
研發過程中,創新攻關團隊面向基建專業的發展趨勢,著眼于解決基建專業傳統模式下“憑經驗、依賴人、質效低”的痛點問題,展開研發攻關。
經過近3個月的努力,2021年6月,創新攻關團隊研發出了非人為干預的工程建設計劃預警系統,命名為“三體——基于GIM融合的工程計劃預警機”系統。該系統應用“AI+GIM”融合技術,利用輸變電工程建設現場視頻終端智能識別施工進度,通過GIM自動分析工程進度快慢,代替人工判別。該系統能夠深度挖掘電網基建全過程綜合數字化管理平臺數據價值,感知基建現場狀態,即時掌控現場施工進度的變化,并應用關鍵鏈算法自動調整施工進度,及時解決工程進度超期等問題。該系統還具備工程進度自主監測預警、進度超期預測等功能,可以提高建設資源優化配置質量和效率。
2021年8月以來,濟南供電公司先后在6個在建輸變電工程中試點應用“三體——基于GIM融合的工程計劃預警機”系統。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第六屆青創賽中,“三體——基于GIM融合的工程計劃預警機”項目獲得一等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