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點候補城市群氫能發展優劣勢與未來可行性分析
當前,氫能尚處于商業導入期,氫能產業的發展有三個環節——上游制儲運、中游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下游應用端,各重點城市群在氫能建設的道路上尚在突破阻礙,蓄力布局中。川渝地區在地理位置、氫能資源、產業鏈體系建設等方面優勢巨大,申報此次示范城市群成功可能性極大。川渝地理位置優越,空間格局戰略部署合理,形成“一軸、一港、一區、三路”的“1113”發展格局。并且,川渝地區可再生能源豐富,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同時,在成都市,煤化工廠分布密集,副產氫資源頗豐,導致上游制氫成本低。除此之外,川渝氫能產業制造實力強,現已掌握氫燃料電池、氫源制備、加氫儲氫裝備等領域核心技術,聚集產業鏈企業及科研院所200余家,成為了國內氫能產業鏈基礎較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在應用端,川渝地區應用氫能應用前景良好,截止到2021年底,成渝地區實現了440輛的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示范應用,配套建成了15座加氫站。
浙江省財政實力雄厚,政策支持也較大,但氫能產業鏈基礎除了嘉興市其它地區相對較弱。在政府支持方面,浙江省中央以及各地級市政府積極出臺氫能相關政策,比如氫能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無廢城市規劃等,財政實力雄厚。在氫能產業鏈方面,浙江省初步形成了制氫、儲運、加氫、燃料電池(含8大零部件)整車產業鏈條,注重加強長三角的協同聯動,以示范應用促進“強鏈補鏈”,但目前除了嘉興市具備了較強的產業鏈基礎,其它寧波市、紹興市、金華市、舟山市、嘉善縣以及長興縣的氫能產業規模較小。
福建省資源豐富,但是產業鏈較弱,產業鏈參與企業不多。福建省風電、核電資源豐富,有制氫的化工基礎,高壓氣態儲氫技術成熟,但是整體來說氫能發展未形成足夠強的全產業鏈模式,氫能相關企業布局不多,產業基礎不夠雄厚,仍處于發展初期。
湖北省氫能產業鏈體系完備,科研實力較強,政府支持力度很大,申報本次示范城市群意愿強烈,成功可能性較大。湖北省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歷史長,早在2018年2月,武漢是全國首個發布氫能產業規劃的省會城市。從行業經驗來看,湖北省在長期的發展中積累了成熟的研發團隊與經驗,整體政府對氫能的支持力度較強,政策完善。從氫源上看,湖北水電裝機量位居全國第三,風電和光伏也未有落后,綠氫制備潛力巨大,并且,工業發達,副產氫資源豐富,產能為5.5萬噸/年。從產業鏈上來看,湖北省有成熟的傳統汽車產業鏈做配套,目前,武漢已形成制-儲-運-加-用的氫能全產業鏈,重點將布局新能源領域。
而湖北氫能發展仍存在劣勢值得關注:
1)燃料電池、電堆核心技術與關鍵材料尚未完全突破;
2)產業鏈尚為雛形,需要在燃料電池、電堆核心技術與關鍵材料、加氫站裝備、氫能制儲運加用等短板環節加強招商引資;
3)目前,產業發展高度依賴政府補貼,運營成本高,商業應用市場有待開拓;
4)加氫站投入使用的數目尚少,需要加強加氫站建設與使用。
山西省資源豐富+“三線并舉”,制氫優勢巨大,但是受制于國有體制改革,以及財政實力較弱,目前氫能發展缺少動力。山西省擁有全國大規模的焦炭產能,規模為1.4億噸,另外城市群內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總量可達30萬噸/年,制氫平均成本可控制在13.5元/公斤?;剂?、工業副產氫、可再生能源制氫“三線并舉”優勢明顯。
同時,山西省是國內重型商用車保有量排名靠前的省份之一,超過全國的十分之一,為氫能下游應用端帶來巨大優勢。山西省在氫能產業鏈基礎建設投資力度不大,雖然應用方向已經有小規模級開始運營,但制-儲-加氫環節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另外,山西省一方面受制于國體制改革疊加其財政實力有所欠缺,因此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推動氫能發展力度較小,同時,管理體系也有待完善。
山東省全產業鏈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良好,省內“氫進萬家”建設積極推進,雖然不參與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發展,但其對于氫能產業鏈的發展不輸于城市群。
山東省是全國第一個出臺氫能發展規劃的省份,致力于打造“中國氫谷”+“東方氫島”兩大品牌,培育壯大“魯氫經濟帶”(青島—濰坊—淄博—濟南—聊城—濟寧),打造山東半島“氫動走廊”,建成集氫能創新研發、裝備制造、產品應用、商業運營于一體的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范區。在制儲運方面,山東省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擁有眾多化工企業鋼鐵廠,制氫成本很低,但在山東省內構建成氫氣“產供銷”體系的,只有泰山鋼鐵運營的一座加氫母站,其他加氫站都需要使用長管拖車運輸氫氣,氫氣的加注成本相對較高。在產業鏈方面,全產業鏈體系完善,但作為新興產業,氫氣制取、儲運、推廣等環節仍處于探索階段。在氫能基礎設施方面,全國擁有270多座加氫站,從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站數量來看,山東省位居第二,接近三十座。
在氫能應用方面,山東省標桿企業多,產業建設積極推進,以“氫進萬家”展開,濟南、青島、濰坊、淄博四個城市及臨近地區都有較好的工業副產氫基礎,特別是淄博齊塑環保氫氣充裝項目、齊魯石化首套氫氣壓縮充裝項目已能夠向周邊城市供應氫氣。但氫氣推廣模式尚未完善,應用場景還未充分挖掘,核心技術還未完全覆蓋。
相信未來通過示范城市群的引領疊加眾多重點候補城市群等的積極響應,氫能必將迎來行業景氣度新一輪的提升,共同以氫能繪制“零碳”中國藍圖。
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報告出品方/作者:申萬宏源研究,查浩、傅浩瑋、莫龍庭
評論